下一篇4  
2008年4月8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联办专业社 共同奔小康
江苏省如东县供销社与老区农民企业联办专业合作社
陈徐东 徐家军

  江苏省如东县是全国优质粮生产基地,玉米是该县双甸地区的特色农产品。2005年如东县供销社为帮助革命老区农民打开“无公害富硒糯玉米”市场销路,助农增收,积极推荐“富硒鲜食玉米”多次参加省、市总社组织的农副产品进上海、进南京、进超市活动,扩大了产品销售渠道。2007年初,如东县供销社又积极参与实施全国总社“千社千品”富农工程,与老区的农民企业南通雪莲食品有限公司共同联办如东县绿野富硒玉米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带动老区农民增收致富。

  农社联合  增强亲和力

  如东县双甸镇是革命老区,该地区玉米种植有基础、有优势,但农户分散零星种植,规模小、销售难、效益低。如何将老区双甸镇玉米生产的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2007年如东县供销社以贯彻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为契机,与雪莲食品有限公司组织农民创建了绿野富硒玉米专业合作社。107户老区农民成为专业合作社首批社员,2007年新建玉米生产基地3个,面积由200亩发展到3000多亩。

  在创建过程中,供销社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要求和“四有”标准指导创建专业合作社;雪莲食品有限公司负责发展生产、加工、良种供应、技术指导。供销社尽其所能,全力以赴,给予了人力、物力、财务和信息、政策、销售、服务保障等方面支持合作,确保了专业合作社的规范管理,正常运行。

  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3万元,县供销社在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挤出1.5万元参股,与农民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联合打造双甸地区富硒玉米特色产业带。专业合作社成为如东县首批有组织制度、有合作手段、有较大规模、有明显效益的“四有”示范专业合作社,并被命名为南通市“四有”专业合作组织。

  全程服务  增强竞争力

  如东县供销社组织专业合作社帮助社员算好经济账,引导社员调优农产品种植结构。例如,种富硒糯玉米比种普通玉米每亩可增加收入574元左右,比种传统农作物每亩可增收1300元左右。2007年专业社组织107户社员,带动并新开发种植富硒玉米面积3000多亩,形成专业合作社+公司+基地+社员+科技+品种+市场的运作模式,推广“订单农业”,减少市场风险,让老区社员吃上“定心丸”、种上“放心田”。

  为提高新技术推广普及率,专业合作社举办了“富硒玉米一钵双株”高产栽培技术培训班和“无公害富硒糯玉米”加工技术培训班,并创办庄稼医院,常年开展科技服务,指导老区农民社员科学种田、合理用肥、安全用药、提升农产品的品质,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通过推广立体种植新技术,将一年两熟的传统稻麦种植改为一年三熟种植技术含量高的作物,比常规种植每亩增收1000元左右。

  通过土地流转,专业合作社建立了无公害优质玉米示范生产基地,已有3000亩青玉米生产基地获得无公害青玉米生产基地认证。制定了经专家评审认定的企业标准,申领了卫生许可证,并将富硒糯玉米申报国家专利,办理注册了“智方”商标,申请了条形码,“智方”牌鲜食甜玉米获“绿色食品(AA)证书、有机转换产品认证证书”,叫响“智方”富硒糯玉米品牌,提高了品牌知名度;专业合作社组织开展设点收购、上门服务,外设窗口,抢占市场等一系列营销服务,扩大了产品销售,增加了老区农民社员收入。

  助农增收 增强向心力

  资源共享。如东县供销社充分发挥供销社一头深入乡村、一头联接城市的服务职能,利用信息、信誉、商路、网络、人才、行业等群体优势,千方百计把老区农民的产品卖出去、卖个好价钱。为帮助老区农民社员解决“卖难”,2005年通过如东县供销社提供信息服务、与南京旅游局联系合作,专业社生产的“智方”富硒糯玉米成为南京市旅游定点销售品种,畅销海内外市场,产品供不应求。

  网络共建。如东县供销社与雪莲食品有限公司先后在南京市旅游局、上海江桥市场、无锡农产品市场、南通虹桥市场、南通万花批发市场、南通辛园市场、南通“大润发”、苏果超市等“大市场”、“大超市”开设玉米等农产品销售窗口,打造品牌产品,完善流通体系,打通产销渠道,帮助老区农民尽快脱贫致富。

  服务共赢。如东县供销社与农民企业联办专业合作社后,提高了老区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推动了社员农产品种植热情。日前研制开发了富硒紫心甘薯、富硒黑大豆等富硒系列农产品,提高了专业合作社农产品附加值,增加了老区农民社员收入。2007年专业合社员亩收益超千元,通过联办专业社,创建富硒糯玉米基地,引领了一大批老区农民走上科学种田的致富路,全年增加农民收入400多万元,产生了富民兴社的社会效应。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