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08年4月8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茶叶合作社初现锋芒

本报记者 张帆

  2007年1月,市场准入制度的实施使大部分作坊式茶叶商户难以生存。2007年7月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后,组建合作社成了部分茶农的一次转型契机。

  在当下流行的电子商务网站“淘宝网”上,作为该网站数十万店铺中的普通一员,“安吉县黄浦江源茶叶合作社”店铺却取了这样一个不普通的名字。“茶叶合作社?”在众多网络消费者眼中,这还是个“新鲜事儿”。但就是这家“新鲜”的茶叶合作社,以仅有的百余种商品在短时间内成功交易619笔,在该网站逾千家茶叶店铺万余种茶叶产品的竞争下,依然成绩不俗。

  什么是茶叶合作社?

  要说“新鲜”,其实茶叶合作社早已有之,只是近期更加活跃了。据了解,自2006年以来,在工商部门注册的茶叶合作社数量逐年递增,尤其以浙江、江苏等茶叶产区居多。2008年,见诸媒体的茶叶县市首家茶叶合作社成立的新闻更是层出不穷。

  什么是茶叶合作社?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按合作组建方式茶叶合作社大体分四种:“自产自销小农户组成合作社”、“公司+农户+流通”、“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以及“茶叶合作联社”。

  据淘宝网安吉县黄浦江源茶叶合作社店铺负责人介绍,他们的合作方式正是第一种。当地8家自产自销的几户茶农与茶叶局合作组成了茶叶合作社,使用统一品牌,并在互联网上开始了电子商务。虽然网上销茶并不容易,但“合作社”的名头让店铺获得了消费者的信任,茶叶远程电子商务与消费者建立互信关系不再是难题。除此之外,在前不久的雪灾中,茶叶局的技术指导与合作社成员间的交流互助更是让几个小农户共渡了难关。

  除了小户间的联合,“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也是茶叶合作社常见的组建模式。拥有6300户个体社员的四川峨眉山市仙之竹尖茶叶产业化合作社就是以龙头企业和优势品牌为基础建立的,他们以利益联结机制吸引、鼓励茶农,前不久该合作社向6300户社员返利550万元。社长杨泽勇介绍说,尽管今年受气候影响,茶叶减产,但合作社仍然实现销售收入3900万元,社员每户平均收入达6300元。

  优势从何而来?

  长期以来,我国大部分产区茶叶产销以户为单位,品牌散小,未能形成规模化生产,导致茶叶质量参差不齐、销路不畅、利润微薄。2007年1月,市场准入制度的实施使大部分作坊式茶叶商户难以生存。2007年7月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后,组建合作社成了部分茶农的一次转型契机。如今,合作社社员“拿着订单种、按照标准产、贴着标签卖”,切实尝到了甜头。

  合作社的优势从何而来?大部分茶叶合作社以茶农为主要社员,管理优势明显。农资统一采购、农药统一使用,从源头控制农残,有效提高了茶叶卫生安全标准。茶园有机化由于监管的难度,在许多地区一直流于概念。在合作社,茶叶有机种植有机生产落到了实处。

  统分结合的经营机制是合作社的另一优势,统一的价格避免了小户间的互相压价的恶性竞争,返利的分配机制充分调动了茶农的生产积极性。合作社把分散经营的茶农和市场之间有机整合起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茶叶生产组织化程度,激发广大茶农生产优质茶叶的积极性。同时,成为了茶农们互相交流经验、技术的一个平台。

  以苏州洞庭碧螺春茶叶专业合作联社为例,联社统一了东、西山95%的单体合作社,整合品牌并统一为具有原产地保护的“洞庭碧螺春”,统一宣传,统一销售。如今凡是由合作联社负责销售的茶叶,在包装上都将统一使用洞庭碧螺春茶叶的原产地商标。该联社80%以上的成员由茶农组成,他们负责种植、采摘和加工茶叶,联社理事会则负责挑选、销售和宣传,同时给予茶农技术上的指导。据东山镇农林服务中心主任俞仕福介绍,过去茶农们种植的碧螺春茶树多达几十种,但真正能炒制出纯正碧螺春茶的树种却并不多,成立联社后理事会请专家从中挑选出优秀的碧螺春树种,推广给茶农种植,确保联社销售的碧螺春茶叶都具备一流的品质。 

  合作社的管理、经营优势保证了茶叶产品的质量和性价比。因此,消费者对诸如淘宝网上茶叶合作社店铺的“信任”也并非凭空。

  谁真正需要合作?

  除了势单力薄急需联合的散小农户,龙头企业需要合作社,“张一元”、“吴裕泰”这样的成熟流通企业也需要合作社。“茶工荒”一荒再荒,前不久福建同一源茶厂的负责人也打电话来报社“诉苦”。新茶在树梢等着采摘,厂里一切可用人力都被派到茶园。然而因为空有茶园请不到足够的工人,还是有很多鲜叶损失了。他回忆说,当年父亲的“生产队”劳动力稳定,从未因此发愁,如今茶企急需这样的合作组织。由于难以稳定持有茶工,近两年来,我国大部分产区采茶时节面临“茶工荒”问题。而部分“先知”的龙头企业采取与当地茶叶协会、茶农和劳务公司联合组成合作社,解决了这一问题。

  张一元茶叶公司董事长王秀兰表示,和许多流通企业一样,虽然占有渠道优势,但稳定的茶叶质量始终是企业的根本,产区合作社简化了流通企业的采购流程,并保证了茶叶数量、质量的稳定。目前,张一元许多种类的茶叶都是与原产地的茶叶合作社签约购入的。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