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每到阳春三月,豫东广大农村“打钵育苗”植棉的农事活动就会广泛蓬勃地开展起来。可今年直到3月底,笔者在乡下只见有个别农民零零星星在搞打钵育苗,当笔者提起种棉花的事,多数农民都摇头。近两年农民为什么不愿再种棉花呢?
河南省宁陵县有68万亩耕地,棉花种植面积曾连续3年突破22万亩,籽棉平均单产曾突破260公斤。可近两年因多种原因,现棉花播种面积只有2万余亩,植棉面积锐减90%。一个重要原因是,棉价年际间增减波动频繁,棉花价格的波动严重影响农民的种棉情绪。按当前农产品价格走势,如果农民植一亩棉,收入低于1500元,再除去过高的成本,农民兄弟就不会去种棉花。笔者了解到,近两年该地棉花籽棉公斤价,一直在每公斤5.2元至5.5元左右浮动。况且,当地15家乡镇供销社,21家棉花加工厂全无能力收购农民的棉花,棉农只好去外地或依靠外来商贩销售棉花,农民种一亩棉花,收入徘徊在千元上下,这就严重挫伤了农民种棉的积极性。
当前,国家为确保粮食生产、油品生产、肉食生产,对农民种粮种油实行了补贴政策,对农民圈养母猪也实行了补助。而农民种植成本高、费工时、有风险的棉花则只有一亩15元的种子补贴,这对发展棉花生产并无大的促进。 (屈效东 胡巨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