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清华大学为大伙投资兴建了‘致富库’和‘聚宝盆’,要不是小杂粮合作社这位红娘为大伙牵线搭桥,俺们的红薯也不会卖上好价钱。今儿个俺们心里真得劲……”
3月23日,河南省社旗县陌陂乡张楼村小杂粮合作分社大型红薯保鲜库库存的7.8万公斤保鲜红薯,以每公斤2.2元订单销售的形式卖给了郑州蔬菜批发市场。数着手中分红所得的钞票,入股小杂粮合作的社员们个个脸上流露出开心的笑容。
社旗是国家级重点扶贫开发县,农业基础条件差,农民增收缓慢。但是该县东部岗丘区红薯种植面积大,且产量高,县小杂粮合作社瞄准这一产业,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上连市场,下连千万农户,积极推广名优新品种,并签订回收合同。
去年,他们与清华大学联姻,为陌陂乡张楼村建成了一座容积近300立方米的大型红薯保鲜库,并以高出市场价0.1元的价格回收了7万多公斤红薯进行保鲜。
保鲜红薯通过巧打时间差,利用春季出售种子或反季节销售到大中城市,使土疙瘩变成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金蛋蛋。为使社员得到更大的效益,他们采取股份制的方式进行回收,现金结账。同时,为保证回收红薯的纯度,在收购时,他们采用了加注标签实名制度,使昔日的土疙瘩充分增值。
“这次实践的成功,提高了社员们跟着合作社继续干的信心。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利用清华大学提供的援助资金,把其余的13个红薯保鲜库陆续兴建起来,让农民的收入不断增加。” 社旗县小杂粮合作社理事长姚全军深情地对前来销售保鲜红薯的农民朋友说。
(宋同杰 刘振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