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省合肥市,记者见到了刚刚被全国妇联授予 “杰出创业女性”的合肥永达大厦、合肥供销工业品公司、合肥添百福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合肥市女企业家协会副会长陈晓霞。这是一个具有特殊性格的女性:她身兼三大企业的老总,却没给自己买“座车”;企业发展迅猛、连年盈利,她却没有钱为自己买一套房子,至今仍挤在不足40平方米的陋室里;被合肥地区女企业家奉为楷模,却不愿意打扮自己;十分注意充实自己、开拓视野,却不愿意出国考察……了解她的人称赞说:她的确是——
朴实无华与进取不息
初见陈晓霞,她的朴实和热情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作为合肥地区商界“女强人”,她是无数创业女性效仿的楷模,却常常素面朝天、不施粉黛,穿着打扮之朴素很容易让人想起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的铁姑娘队队长;透着热情机敏的眼睛让人感到创业的活力和自信,略显疲劳的面庞流露出拼搏之路的坚实、艰辛与风霜……
尽管打拼不息、青春渐逝,陈晓霞仍不失年轻女性的率真和纯朴。当在座的安徽省供销合作社一位领导提及日前的一场关于“新网工程”的报告会时,陈晓霞像一位小学生回答老师的提问一样,认真“背诵”起报告内容的精彩段落……
当有人告知她有一个随团出国机会的信息时,陈晓霞淡淡一笑算是回答。人们批评她“就是不愿意出国”的“固执”时,她笑道:“人家外国人要问你:工作做得怎么样,有什么经验可以与我们进行交流吗?我们说什么呢?没有什么可说的嘛!”是啊,当公款出国旅游成为一些企业负责人的“休闲方式”时,陈晓霞的这份“固执”愈显难能可贵的可爱!
如果人们认为这位女老总闭目塞听、固步自封,那就错了!实际上,陈晓霞是一个努力钻研新知识、不断追求超越自我的学习型企业家。自1981年起,她担任合肥市供销社所属的市果品公司二里街、南七门市部主任,取得了令人称道的成绩和荣誉。1990年担任永达大厦副总经理,她从零开始,自考了经济管理专业,又用四年的时间攻读了法律专业学士学位。2000年11月,她被任命为永达大厦总支书记、总经理,她深知仅有现在的知识水平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就不断给自己加压,利用业余时间修完了国家职业经理人的所有课程。
正因为有这样的不断进取精神和知识准备,她才敢于挑重担、“啃硬骨头”。合肥永达大厦当年作为合肥六大商场之一,曾是合肥商界明星企业,后因体制、机制等诸多因素,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连年亏损,企业濒临倒闭。2000年底,陈晓霞临危受命,担任永达大厦总经理,短短七年间带领永达人实现跨越式发展,使一个负债1300万的亏损企业,发展成为年销售突破四千万元的盈利企业。近三年企业更是连年实现利润翻番。
超常思维与创新经营
2000年,陈晓霞接手永达大厦时,真是百废待兴:企业体制机制僵化;底子薄,包袱重,亏损严重,没有盈利项目;超大型连锁型商企不断涌现,竞争残酷,市场空间急剧萎缩,企业奄奄一息!面对困境,陈晓霞没有埋怨,更没有消沉。经过全面总结,集思广益,综合分析,制定方案,这位供销社的女杰开始“出手”了:
——招商引资,盘活资产。陈晓霞上任的第一件事,是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引进了国际知名企业——肯德基入驻,并用这第一笔收益补缴了已拖欠多年的约20万元职工养老金;为了改善招商环境,她制定了“发展为上,建设为先”的工作原则,投资近百万元,对各商业楼进行改造、装修和亮化,优化了投资环境。随后,他们相继引进了华安证券、采蝶轩、亲子家园、阿里巴巴、中国电信等知名企业。仅此举,几年来就增加收入超千万元。
——优化理念,扩大经营。陈晓霞推出了“便民、利民、为民”的服务宗旨,在新农村建设中相继开办了“新网工程”乡村超市连锁和“巾帼农家店”连锁经营;2002年开办了3000多平方的永达商城大卖场;为满足消费者需求开设了“早餐工程”网点,做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品牌引导,做大做强。永达茶叶有多年的历史和较好的声誉。陈晓霞注重实施品牌战略,注册了“真香好”茶叶商标,通过了国家质量标准认证,建立了合肥市商业系统唯一一座茶叶保鲜库,开发了4家连锁店和近百个销售网点。
——运作代理,特色经营。他们代理了有机茶、东北椴树蜜、水东蜜枣、葛粉、荞麦粉、黑豆板栗蜜制品、刺五加饮品等系列绿色保健食品和出口产品,发展了土特产品、食品生产加工;今年又投资兴建了农林生态园,形成了新的经营特色和市场优势,确保了公司可持续发展。
——深化改革,转换机制。2003年9月,在合肥市政府和市供销社的大力指导和支持下,陈晓霞顺利完成了企业的改制,318名职工进行了身份置换,同年11月组建了合肥添百福商贸有限公司。新的机制极大地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为企业发展增添了活力。
几年来,在陈晓霞带领下,公司发展突飞猛进,各种荣誉实至名归。那一块块在墙上熠熠生辉、光芒耀眼的奖牌,凝聚着永达人奋斗的业绩,也是陈晓霞带领员工们超常付出的艰辛和汗水的记录。
倾心奉献与远离索取
陈晓霞常说:“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就要比别人做得更多一些、更好一些”。
她平时上班总是比别人早到,而总是最后一个下班,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多年来一贯如此。在节假日销售旺季和经营结构调整期间,为保证商品供应,她总是与职工一同工作至深夜,毫不吝惜地透支着自己的健康。很多员工为之动容,都称赞她精力旺盛,是个“工作狂”。其实,她曾经多次累倒在工作岗位上。
陈晓霞十分热心公益活动。她曾多次在公司员工大会和有关公益大会上说:是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使我们企业走出了困境,没有党和政府的正确指引,我们企业不会有今天的发展和成绩。所以,我们要努力创造财富,回报党,回报社会,回报人民。为此,她在企业安置了180多名下岗职工和贫困农民,多次赞助各类社会公益活动,积极赞助抗洪救灾、抗击“非典”、“希望工程”等; 她个人常年资助帮扶一名下岗职工、一名特困大学生和两名贫困小学生;她将自己的奖金全部捐给希望工程和困难职工,人们也记不得有多少次了。
陈晓霞经常说:“欲正其位,先端其行。”作为三个公司的老总,她十分清楚自己肩上的担子和责任,更注意以自己的言行为下属和员工作出表率;她将“先天之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作为“为官之道”和生活追求。所以,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和考验,她能够从容淡定,应付自如,抗得住诱惑,经得住考验,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三个企业来回跑,她至今没有一辆属于她的“座车”,倒是很愿意与大家挤那辆公用车;她超常劳作,个人却没有“发家”,至今仍挤住在一套不足40平方米的居室内。
一位供销社的老职工感叹说;“陈晓霞是一个真正的供销合作社人,一个有特殊性格的供销合作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