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河南省滑县慈周寨信用社投放信贷资金600万元,促使当地花生销售品种由单一型向多样化转变,从而解决了当地农民的花生销售难问题。
滑县慈周寨乡是全国闻名的花生购销市场,年花生吞吐量都在1000万公斤以上,数百名经纪人将花生“倒腾”到全国20多个省市。随着国内外花生市场的需求变化,单纯销售花生果不但价格偏低,而且销路不畅。农信社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及时给予信贷扶持,农民购买各类花生加工机械生产出了花生米、炒花生、花生油、酱制花生仁等12个种类的产品,远销20多个省市,日均销售30万公斤,每天成交金额60余万元。
今年该乡有17个“花生收购大王”由原来的仅出售花生果改为炒花生。只因增加了一个“炒”字,每斤就多卖1元钱。慈周寨信用社把信贷目光瞄向了这些大大小小的炒锅,在“炒王”们面临资金困难时,信用社及时对其中的10个“炒王”发放贷款180万元,让他们能及时从周边的80多个乡镇回收花生原果340多万斤。据不完全统计,这些“炒王”每年能炒出“油水”300多万元,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崔长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