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3月1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合作社的八笔账
——访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监利县隆欣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副理事长朱建华
本报首席记者 郑劭清

  刚参加完代表团的讨论,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监利县隆欣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副理事长朱建华就兴奋地跟家乡的朋友通电话:“刚才讨论时,我代表农民感谢党和政府的富民政策,全场给了我热烈的掌声,习近平同志也来参加我们的讨论,他夸我讲得好,还站起身主动和我握手呢!”

  朱建华没想到,他第一次来北京居然是进入最高政治殿堂参政议政。作为最基层的农民代表,他对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深有体会:村里99%的农户搬进了新楼房,家里烧的是沼气,喝的是自来水,装上了电话,用上了手机、电脑,“农民原来是抛荒弃田,现在是开荒找田。”

  去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正式实施后,朱建华与十几户农民组建了合作社,随后吸纳了120多户农民。“办合作社好处太多了!”跟记者聊起合作社,朱建华便很有兴致地算起账来——

  第一笔:种子账

  这两天合作社的育秧场已经育出了西瓜苗,马上就要嫁接了。普通农户的西瓜苗成本只要三四毛钱,而我们却要六毛钱,为什么我们要多花钱?因为普通农户用普通种子,合作社用的是优质品种,可以提早上市,经济价值比较高。

  用优质的品种,才能让产品进超市,让合作社社员赚更多的钱。现在企业都要作品牌文章,我们合作社以后也要办自己的企业,自己打品牌,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农产品的价值。

  第二笔:耕种账

  合作社刚起步,打算今年将两百公亩耕地打成一片种早稻。一户人家承包的地少,你三亩、他五亩,一台耕种机跑两圈就出来了,既浪费柴油,也不适应机械操作。还有的农户种得多,30亩、50亩,又要买插秧机,又要买耕种机,还要买收割机,却只为自己这些田服务,你说他是赚还是亏? 

  如果你买收割机,我买耕种机,他买插秧机,大家把这些资源整合起来,你有事情做,我也有事情做。合作起来就投资少、利润大,这就是合作社的好处。我们想,早稻耕种要是效果好,中稻就要扩大到4000公亩。

  第三笔:化肥账

  去年复合肥一袋卖120几块钱,今年涨到160几块钱甚至170几块钱了。农资涨得多,农民就可能赚得少。我们要降低成本,不能单靠宏观调控政策,还要有“理财”意识。合作社把社员集中起来,到厂家统一购买化肥。对厂家来说,卖给合作社等于卖给经销商(我们需要的量也大);对社员来说,减少了中间环节,价格便宜了。我们统一购买,一袋化肥能便宜10到20块钱,大家就能从购买肥料中赚到利润。

  第四笔:技术账

  农民种植技术有限,要想把优质品种种出优质水平,就得培训。单个农民请不来老师,就是请,花销也大。打个比方,一个人请老师可能要花10块钱,合作社一起请,每个人可能只花一毛钱。你说是一毛钱划算,还是10块钱划算?

  合作社请老师,大家都能学到知识,还可以互相交流:为什么你种得好我却种得不好?大家可以互相讨论得失,提高技术水平。

  第五笔:销售账

  合作社当然管销售,比如油菜五、六月要产出,我们收购了社员的油菜籽,统一卖给企业。为什么单个农户卖赚不到钱?打个比方,你只有100斤产品,别人找你买只会出价1.6元/斤。假如你有1000斤,他要出价1.6元,你说不卖,他说1.62元,你说还不卖,别人可能还会花1.62元来买。咱们的产品量比较大,在市场上就会占优势,说话胆子也壮一些。

  第六笔:股金账

  入社当然要交股金了,我作为发起人交5万,其他很多农户交1000元,目前股金已经有100多万元。农民有田、耕种机、农用车都可以入股。比如农用车,平时你也可以到外边拉活儿,但是有一条:合作社需要的时候要来帮忙。而且你在外边拉一吨货可能赚20块钱,给合作社干只能赚18块钱。有人会说,我给合作社干还贴钱啊?可你得这么想:第一,你给别人拉东西少赚两块,下次别人给你耕种可能少赚你3块;第二,合作社社员这么多,你在合作社里能找到更多的活儿,等于有固定的事情做,不用到处打零工啊!

  第七笔:“欠”账

  现在搞合作社,资金困难。我们可以从多种渠道借钱,但都是要付利息。合作社投资是着眼长远,回报相当少。比如花10万块钱买一台插秧机,不可能就赚回来,还要折旧、维修等,要何时才能收回成本?再加上利息,那更麻烦了。

  像我们现在,已经订购了三台耕种机,还要买四台坐式插秧机、两台手扶式插秧机、三台收割机,资金上就有200多万元的缺口。100多户社员的合作社刚起步就要这么多投资,合作社又要为农民服务,又不能剥削农民利益,钱从哪里来?所以我们希望政府能在财政上给予支持。现在政府不是给有的企业一些补贴么,我们看能不能采取这种方式补贴一下,或者采取低息、贴息的贷款方式,来支持合作社。

  第八笔:“拒收”账

  我们是缺钱,但很多有钱的要入股,我们不让。为什么呢?我问他种田了没?他说没有。天下不可能掉下馅饼,你又不是慈善机构,投入肯定要回报。农民本来就没什么钱,哪里可能都让你赚走了呢。我们可以跟你合作,但不许你入股,你一入股就可能吃掉合作社,性质就变了,到头儿来农民不受益。还有的农户现在说要入社,我们也拒绝了。为什么?合作社现在只能为120多户社员服务,超过我们的服务能力不行,我们得对社员负责,也要为想入社的农民负责。我们是农民,不说那些空话套话,就是实实在在把账算好。农民是懂得这笔账的。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