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08年3月1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两会倾情话“三农”


  编者按:

  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工作报告时,再次强调了2008年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性,并指出要突出抓好三件事:一是大力发展粮食生产,保障农产品供给;二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三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采取五方面主要措施:一是大力增加投入;二是强化和完善农业支持政策;三是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特别是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四是完善农业科技推广和服务体系;五是全面推进农村改革。

  从3月5日下午开始,各地代表团陆续举行全体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不少代表对此进行了高度评价,认为这次政府工作报告重视农村、加强农业、厚待农民,对“三农”工作的重视程度之高、投入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对“三农”工作的部署切中了农业农村发展的要害,方针更加明确、措施更加具体。代表们围绕“三农”的一些热点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并提出了积极建议。

  “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报告摘登

  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在总结过去5年农村发生的历史性变化时,指出“供销合作社、国有农场等改革进展顺利”。

  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在提出2008年工作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时,指出要全面推进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代表建言

  甘肃团刘伟平代表:我们今后在发展“三农”的具体实践中,要着眼建立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下功夫提高农业组织化和社会化水平。

  黑龙江团王树国代表:农业同样有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问题,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农业新技术的应用、优良品种开发等。

  北京团冯乐平代表:建议完善农村合作社职能,既可承担一些农业合作社项目,又能完成农业新技术推广和新品种引进示范工作。

  河北团黄荣代表:应积极鼓励支持农民围绕城市发展服务业,组织专业合作社,从事种养加工产业和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发展乡村旅游业。

  ■记者点评

  农民增收一直是两会代表委员关心的话题,但通过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这种方式促进农民增收,在近两年才逐步受到关注。专业合作组织虽然比较传统,但在市场经济社会中,却能够适应弱势群体联合发展的需要,在广大农村基层的探索中日益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有效地发挥出连接农村“小生产”和城市“大市场”的组织纽带作用。

  2007、2008年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清晰地反映了对这一组织形式的认识过程。2007年,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第一次提到了“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随着国家的肯定和鼓励,政府部门以及理论界、法律界的认识也逐渐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直接推动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立法与正式实施。2008年,我们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更是看到了数位合作社理事长、协会会长等人大代表的身影。温家宝总理在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到“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积极”与“大力”仅两字之差,立意却更加深远。

  “加强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报告摘登

  温家宝总理在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加强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我们一定要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用得安心,让出口产品享有良好信誉。

  ■代表建言

  广东团雷晓凌代表:政府要引导社会公众正确对待食品安全问题,提高全民的食品安全意识。要高度重视食品重金属超标问题,加强对农业、渔业生产环境的治理。农业和渔业部门要根据土壤和水质情况引导农户或养殖户种养合适的农产品和水产品,从源头上避免重金属超标。

  山西团李武章代表:食品安全问题,重要的是管住源头、定好标准。要用市场机制把生产者组织起来,运用统一、规范、协调、选优的标准化指标,指导和规范食品生产活动。

  湖北团李传卿代表、重庆团陈万志代表:食品质量与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企业的生存发展,各级政府要把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放在突出位置上来抓,早抓早见成效。

  ■记者点评

  加强食品质量与安全工作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和人大代表讨论中,被提及的频率很高、份量很重,温家宝总理在报告中单独用一个段落阐述了加强这一工作的具体措施,显示出政府的决心越来越大,举措越来越有力。同时,代表们也反映,食品质量与安全问题需要正确对待,不能一概而论。目前国内食品质量与安全问题有三个特点:一是确有其事,真正需要改进的问题;二是国内标准与国际标准不统一,我们为了适应国际标准的问题;三是无中生有、不经核实而报道的虚假问题。当我们了解了真实情况时,面对一些国际贸易壁垒和媒体的指责,我们才能头脑清醒,客观看待。

  但食品质量与安全的“警钟”应该长鸣,发生过的质量事件应永远被人们记住,以作为鞭策行业发展的“动力”,这是无庸置疑的。

  “加强农村现代市场流通体系建设”

  ■报告摘登

  温家宝总理在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强农村现代市场流通体系建设。

  ■代表建言

  重庆团王晓琳代表:应该建立市场风险调控基金,进一步加快农村统筹商贸体系建设,拓宽农村市场。

  黑龙江团刘刚代表:应加强农村初级市场、专业市场和现代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兼顾农产品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利益。

  吉林团张安顺代表:应加快区域性物流配送中心和电子商务平台建设。

  ■记者点评

  在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农村现代市场流通体系建设作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份被专门提出来。这也意味着,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已经纳入公共财政的重要范畴。今年南方省份雨雪冰冻灾害更凸现了市场体系建设的重要,保民生首先就要保住市场稳定。为此,国家发改委在“两会”上明确提出,要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体系、农资流通网络、现代粮食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要把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好,还是应该站在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城市资源往农村倾斜,还要充分发挥农村现有经营网络的作用,多管齐下共同做好。

  “完善农业科技推广和服务体系”

  ■报告摘登

  温家宝总理在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完善农业科技推广和服务体系。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强化以公益性为主的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服务。

  ■代表建言

  辽宁团李晓东代表: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动力在于农业的科技创新,国家对农业的投入要更多地投入在农业科技创新。要进一步建立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研发的平台,推进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与企业的联合,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

  湖北团周家贵代表:要增强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建立农业科技队伍和农业科技服务站。

  黑龙江团谭志娟代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还不够完善,工作经费不够足。我不赞成将农业技术推广队伍推向社会,还是应该强调公益性主导的多元化体系,财政还是要投入。

  ■记者点评

  没有现代农业科技,没有新型农民,谈不上发展现代农业,这一点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广泛共识。2007年,我国已经在2万个村开展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科技推广、农民培训严格来说还是属于政府公共服务的范畴,或者说,由公益性手段推进这项工作更能取得实际效果。做这项工作当然要投入大量的资金,除此之外,做好产、学、研各个环节的衔接配合。而怎么连接起这个链条,就不仅仅是钱的问题了,需要在制度设计、管理框架等方面加以解决。  (本报两会报道组)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