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3月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农民代表提交鄱阳湖环保议案
走向“合作社+环保”的养鱼路
——访全国人大代表谢木兰
本报记者 韩志峰

  参加完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后走出人民大会堂的谢木兰,并没有遭到众多记者的“围攻”采访。“我今年刚被选为全国人大代表!”谢木兰说。显然,这位来自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瑞洪镇镇郊村的农民代表,还没有受到更多媒体的注意。然而,在江西代表团里,一提到基层农民代表,人们都会不约而同地提到谢木兰。

  江西代表团的一位记者评价说,30多年来,她积极探索,运用自己的知识带领鄱阳湖区群众特别是广大农村妇女闯出了一条特种水产养殖的致富路。“这次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我提交的议案是关于鄱阳湖水源环保问题的。”一个养鱼的农民,为什么要提交有关环保问题的议案呢?这要从谢木兰的创业历程说起。

  一年8万养鱼利润让村民“眼红”

  谢木兰是瑞洪镇镇郊村土生土长的农民,1974年高中毕业后,因为眷恋家乡,先后多次放弃进城工作的机会,立志在农村务农。当谢木兰准备发展种植业的时候,镇郊村的地理环境让她变得“不安分起来”。

  “镇郊村属于人多耕田面积少的村子,平均每人不到1亩田。由于田少,光靠种田,收入是很少的。”谢木兰说,“后来我发现,我们靠近鄱阳湖区,鱼那么多,我们为什么不发展养鱼业呢?”

  有了这个想法,谢木兰开始经常到鄱阳湖地区了解情况,去其他地区养鱼户的鱼池观察研究养殖技术,翻阅大量有关水产养殖资料,初步对人工养殖乌鱼、黄鳝、鳜鱼有了一定的了解。

  1999年,谢木兰下定决心养鱼。她和丈夫、孩子,利用冬修水利荒田4亩,挖成鱼池3口,现有资金不够,她向亲朋好友借资及变卖部分家庭资产,共筹资6万余元,从外地购进1.5万尾乌鱼苗,放入精养池中养殖。养殖乌鱼技术要求高,要吃得苦,还要有耐心和细心,为此,谢木兰同丈夫分好工,她负责进鱼苗及技术要领这一关;丈夫负责从渔民中购运小杂鱼,小杂鱼是当地渔民从鄱阳湖中捕捞起来的,以供乌鱼食用。刚开始养殖时,一些乌鱼得了一种疾病,谢木兰就从报纸上查找有关水产研究所,并亲自拿着病鱼到研究所诚求帮助解决技术难关。在得到研究人员一系列养殖技术要领后,她带领一家人,精心饲养,4亩水面当年获纯利润8万余元。

  “这一消息在全村传开后,村民们都来我家询问这乌鱼是怎么样养殖的?他们也想养。”谢木兰没有私心,她毫不保留地把自己的养殖技术传授给大家。 

  谢木兰的带动力从2000年开始显现。当年,全村有30余户农户养殖乌鱼,养殖面积达500亩,她自己养殖又增加到40亩。经过精心饲养,年终养殖亩均获纯利1.5万余元,比种田收入要高10多倍。县政府也逐步看到了这一产业的良好发展前景。2004年,县政府出资200多万元用于扶持镇郊村农民的养鱼产业。“农民通过养鱼确实比以前生活好多了!”谢木兰说。

  合作社引进的鱼苗“信得过”

  镇郊村的养鱼规模越来越大,但随之而来的是“有人欢喜有人忧”。有的农民卖鱼的销路好,价钱高。有的农民卖的鱼却不受欢迎。谢木兰说:“后来大家找原因,不少人也来问我,这是为什么?”

  经过仔细的观察和咨询,谢木兰了解到,归根结底还是村民们各家各户养殖,引进的鱼苗质量有高有低,产出的鱼当然有好有坏。“慢慢地,大家都有了一个共同的愿望,能否统一引进优质的鱼苗。”谢木兰说。

  一位邻村的退休教师为他们带来了新鲜的观念:建立合作社就可以实现大家的愿望。此时此刻,谢木兰正好联系到了山东一家优质鱼苗公司,需要尽快统计大家的购买数量,与卖家商谈价格。合作社的建立迫在眉睫了!

  2006年,以这位退休教师为社长,20多家养殖大户共同组建的“余干县水产养殖合作社”正式挂牌成立了!

  “合作社在县水产局注册。20多个社员做了登记,不交纳社员股金。主要就是方便大家统一引进优质鱼苗。”谢木兰作为社员,并不参与合作社的管理,但其在联系进货渠道、传授养殖知识等方面的核心作用却非常明显。

  合作社引进的鱼苗受到了全村人的欢迎,销售情况也发生了质的变化。谢木兰说:“以前我们是送鱼出去卖,现在是外地人到余干来买。”

  在合作社的带动下,全村养殖业迅速发展,养殖户达300余户,养殖水面增加到3000余亩,年创纯利9000余万元,从业人员1000余人,成为鄱阳湖之滨乃至全国最大的特种水产养殖基地,产品销售全国各地。

  来自鄱阳湖的威胁

  然而,谢木兰和村民们的养鱼路并非一帆风顺。养殖产业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在近年来表现得越发强烈。“2006年以来,因为鄱阳湖水越来越少,水质污染问题严重,我亏过两次。”谢木兰说。与她情形相同的村民并不少。

  前不久,有媒体报道说,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丰水年份水域面积最大可达4350平方公里,冬季水面也大多保持在数百平方公里。但今年以来,江西出现了罕见的夏秋冬连旱,现在湖泊水域面积不足50平方公里。同时,它也承受着工业和生活污水的污染。这些污染物可杀死水中的鱼类和各种水生的动、植物。

  这对谢木兰他们的养殖产业来说,是最直接的威胁。“我们用于喂养鱼苗的饲料都是来自鄱阳湖的小杂鱼,它们受到污染,产量越来越少,优质、安全的鱼苗也无法保证质量。”面对这样的难题,谢木兰说,“我只能保证我的小杂鱼进行全部消毒处理,也努力向村民们进行宣传,但不能保证所有人都像我这样做。”

  此时此刻,谢木兰和合作社的成员并没有意识到:合作社可以做更多的事情,可以组织大家进行标准化生产,统一防疫、消毒。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希望政府能够有效治理鄱阳湖水少、污染的严重问题。

  这次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一次会议,谢木兰终于把大家的愿望变成了议案,提交上去了!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