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转基因棉花种植面积占棉花种植面积近七成。转基因作物在经历十多年的商业化推广后,仍在不断取得进展,去年又一次获得两位数增长,而且有新的国家和地区加入支持者行列。中国转基因棉花生产面积在2007年达380万公顷,占全国棉花种植面积的69%。研究显示,中国转基因棉花产量已增加了10%,杀虫剂的使用量已减少50%或更多。
■ 1月份宁波口岸棉花进口量减价扬。据宁波海关统计,今年1月份宁波口岸进口棉花1768吨,价值262.1万美元,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11.7%和0.9%。但进口价格却显著上涨。1月份,宁波口岸棉花进口平均价格为1482美元/吨,上涨12.2%。
■ 廊坊计划春播棉花74万亩。据河北廊坊市农业部门农情统计显示,今年全市计划春播325.72万亩,其中粮食作物146.27万亩;棉花73.8万亩;油料28.67万亩;春播瓜菜75.98万亩。预计棉花种子需求为1413吨、抗虫棉种子需求为1408吨。
■ 山东发布《棉花良种采购竞争性谈判公告》。山东省农业厅、山东省财政厅日前发出《棉花良种采购竞争性谈判公告》,山东省省级机关政府采购中心将就采购一批棉花良种项目进行国内竞争性谈判,邀请合格的供应商参加。
■ 2007年绍兴地区进口棉花质量问题不容乐观。2007年,浙江绍兴纤检局共接受进口棉花检验出证54批,数量119973包,重量23340.17吨,货物总值达3206.60万美元。但经检验发现,共有50批次进口棉花不合格,不合格批次占全年总批次的92.6%。到货棉花的短重问题和品质不合格问题较为普遍。
■ 江西棉花科研进入“国家队”。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和3年多的筹建,近日,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鄱阳湖生态育种试验站在江西省棉花研究所开始运行。这标志着江西省棉花科研进入国家棉花产业体系。鄱阳湖生态育种试验站的开始运行,将加快提高鄱阳湖地区及长江流域棉区棉花科研和生产领域的科技水平,将推动高产优质多抗新品种选育工作研究、转基因抗虫棉研究、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和鄱阳湖地区及长江流域棉区棉花病虫害的研究,并承担相应的国家项目。
■ 山东滨州检验检疫局强化进口棉花的检验检疫。滨州检验检疫局加强棉花实验室建设,强化进口棉花的检验检疫。今年前两个月,共检验检疫进口棉花54批1.38万吨,货值2138万美元。经检验,发现不合格进口棉花48批,对外索赔金额22.3万美元。
■ 淮安棉花交割库投入运营。近日,总投资5亿元、苏北唯一的中国棉花交易市场交割库及淮通物流园在淮安市清河区正式投入运营。据介绍,该项目占地276亩,于2006年9月开工建设,集信息处理、商检、通关、流通加工、配载为一体,是目前苏北档次最高、功能最为完善的现代化物流中心。目前,全国棉花交易市场在棉花主产和主销区设有指定交割(监管)仓库近100家,棉花出入库量近80万吨,拥有交易商近1000家。
■ 欧盟对中国产“LUO-NI”牌童装发出消费者警告。3月1日,欧盟委员会非食品类快速预警系统对中国产的“LUO-NI”牌带帽童装发出消费者警告。本案的通报国为匈牙利。由于“LUO-NI”牌带帽童装的帽子配有拉绳,而欧盟对童装的帽绳有极其严格的规定(一般不允许装有帽绳),一旦将其缠绕于颈部,有致人窒息的危险。该产品不符合欧盟的相关标准EN14682。目前,匈牙利主管部门已下令将该商品撤出市场。
■ 埃及棉花出口世界28个国家。埃及棉花协调与检验局主席鸣雅韦工程师表示,自今年1月份以来,摩洛哥和比利时也开始进口埃及棉花,自此,进口埃及棉花的国家达到28个。印度继续是进口埃及棉花最多的国家,占埃及棉花出口总量的34.5%;巴基斯坦居第二位,占埃及棉花出口总量的28%。出口棉花的种类主要是“吉萨86”,占出口总量的97%。在埃及的棉花出口中,私营机构的出口占83%。(本报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