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08年3月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今年CPI能否实现4.8%的调控目标?
马凯:我们有决心有条件有措施

本报首席记者 郑劭清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CPI目标定在4.8%。如今,通货膨胀压力持续加大,这个目标能否实现?3月6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马凯表示:“我们有决心、有条件、有措施。”

  价格上涨缘起农产品

  “我认为目前价格上涨,主要是由农产品价格上升引起的结构性上涨,它与全面、持续、轮番价格上涨引起的明显通货膨胀还是有所区别的。”马凯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

  在去年CPI总水平上涨4.8%中,食品价格上涨占4个百分点;今年1月CPI上涨7.1%中,食品价格上涨占5.9个百分点。而在马凯看来,食品价格是合理的恢复性上涨。“拿粮食来说,1997年,小麦、稻谷、玉米平均收购价格每公斤1.5元,现在呢?不过是每公斤1.58元,十年涨了8分钱。猪肉价格也是这样,1997年精瘦肉每斤已经接近10块钱,后来一度降到6元钱一斤,去年五、六月份才开始恢复到10块钱一斤,现在又逐步涨到14元左右。”

  “农民兄弟种点粮食不容易,涨点价也是合情合理的。如果不涨价,谁都不会亏本种粮养猪,市场供应减少,价格会涨得更高。”

  “一条根本途径  三个关键环节”

  马凯坦言,当前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的压力越来越大,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今年4.8%左右的价格预期调控目标能不能实现?我想说三句话:就是有决心、有条件、有措施。”

  马凯表示,要把防止经济由偏快转为经济过热、防止价格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政府有决心保持价格水平总体稳定。同时经过30年的努力,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特别是粮食连续4年丰收,迈上1万亿斤的新台阶,库存充裕,国内市场有保障,日用工业品绝大多数供大于求,这些都是实现调控目标的条件。

  马凯将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控制物价过快上涨的措施总结为“一个根本途径、三个关键环节”。一个根本途径就是要一手抓增加有效供给,特别是农产品、生活必需品的有效供给,采取综合的扶持政策;一手抓抑制不合理的需求,促进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基本平衡,“这是抑制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的根本途径。”

  “三个关键环节是一头要抓农副产品生产和市场供应。目前已经采取一系列扶持粮食生产、生猪生产、奶业生产、禽类生产的政策,只要是市场上不脱销,大局就能稳定。另一头要抓对低收入群体的适当补贴。中间环节就是抓市场监管,打击囤积居奇、哄抬价格、串通涨价、散布涨价谣言、蛊惑人心等违法行为,保持市场的正常秩序。”

  价格要干预   但不是管制

  实现预期调控目标,政府会否出手定价?马凯明确表示,政府会采取临时干预措施,但这不同于过去完全的价格管制。

  首先,临时干预措施具有合法性。根据《价格法》规定,在特殊情况下,政府对市场可以采取临时干预措施。许多国家也都对市场上个别经营企业串通涨价、不合理涨价进行临时干预措施。其次是具有合理性。临时干预只针对居民生活基本必需品等少数品种,实施提价申报、备案等措施,允许合理涨价。在操作上并不改变企业定价的自主权,不冻结价格。第三具有辅助性作用,根本措施在于促进总需求、总供给的基本平衡。第四是具有临时性。当特殊情况消失以后,根据法律程序,报国务院或者当地政府批准以后,临时干预措施就可以解除。“所以不要把我们采取的临时价格干预措施误解为政府要加大行政管制价格的力度。”马凯强调说。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