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08年3月4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在为农服务中“自得其乐”
——记江苏盐城供销合作社主任吴爱然

本报记者 曲丽赢 文/图

吴爱然(中)在人民大会堂参加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先进表彰大会。

  ——记江苏盐城供销合作社主任吴爱然

  □ 本报记者 曲丽赢 文/图

  吴爱然,个子不高,一头短发,言谈举止间有种经岁月沉淀下来的美丽,外表看不出她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龄。她很健谈,讲起盐城供销社为农服务的事她娓娓道来,一连两个多小时,连一口水都不喝。从专业合作社、为农服务社、基层社一直讲到新农村建设。她讲的故事,让你着迷,一顿饭的功夫,你就会了解到为农服务的阵地上有供销社这支不怕苦、不怕累、甘于奉献的团队在昂扬着向前,仿佛一切困难都不再是困难。

  “累并快乐着”

  吴爱然信奉这样一个原则:要干好工作就要到基层去!她任盐城供销社主任5年多,基层调研是她的常事,盐城市所辖9个县市区,她经常往下面跑,对下面的情况了如指掌。她,“累并快乐着。”

  吴爱然说,供销社的工作是要有奉献精神的,我们要弘扬的是供销社的“四自精神”:自作多情、自加压力、自找麻烦、自得其乐。的确,从她神采飞扬的讲述中,你不难发现她对供销合作社事业的满腔热爱:“2003年我就开始抓合作社的建设了,要求各个县社依托当地的资源,建立有自己特色的专业合作社。我们阜宁县社成立了沟敦禽蛋合作社,带动了周边十几个养鸡专业村,使养鸡业成为当地农民致富增收的主导产业,禽流感时,鸡蛋和肉鸡仍然卖得很好。现在已经把产品卖到香港和澳门了,很受消费者的欢迎!”“2004年,射阳的庆缘康蜂业合作社将第一批蜂蜜出口到了欧盟,被国家质检总局誉为‘破冰之举’!东台民星蚕业合作社现在已经变成了联合社,下面有50个分社,近年来累计为蚕农二次返利达4000多万元!”

  正因为有了对供销合作社事业的热爱,吴爱然把盐城供销社的业务抓得很紧,也抓出了成效。2007年底,盐城供销合作社被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评为先进集体。

  统揽大局的“明白人”

  很多人说供销社的工作不好干,吴爱然没觉得,她说:“处理好几个关系,一切就顺理成章了。”

  第一个是供销社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关系。就是要围绕党委政府工作的中心,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大局。“政府关心的是农民增收,如果把专业合作社、农副产品购销和为农服务社搞好了,就能促进农民增收,这个结合点找好了,政府一定支持你,供销社的工作也就好干了。”吴爱然说。

  第二个是载体建设和“新网工程”的关系。“供销社过去的龙头企业改制都改没了,必须组建新的,关键是龙头企业,核心在于配送,重视网络建设,培植自己的龙头企业。”吴爱然指导盐城供销社系统培植自己的龙头企业,日用工业品的、农资的都有。如今,盐城每个县社都有了自己的龙头企业,其中有5个龙头企业超亿元。东台新合作商贸有限公司2006年销售额达7000多万,发展前景看好。

  第三个关系,吴爱然说是现阶段当前工作与长远的关系,“供销社现阶段工作并不是供销社最终要去抓的工作,是根据现阶段的情况确定的目标和要求,形势在发展,工作要一步步地深化,但是要把现阶段工作完成好了,为今后工作奠定基础。”

  第四个是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吴爱然对供销社职能分析得很透。她说,如果是一个政府部门,那它只讲服务不讲效益,如果是个企业,它只讲效益不讲服务,但是供销社既是部门又是企业,所以既得讲经济效益又得讲社会效益。“当前的任务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追求社会效益,也就是真正的为农服务。”吴爱然说。

  为农服务的“三驾马车”

  在吴爱然看来,专业合作社、基层社和为农服务社是为农服务的“三驾马车”,“三驾马车”要齐头并进,哪一个都不能落下。2002年底到供销社,2003年她就开始抓专业合作社建设。“供销社要干的事情很多,但是要干一样,成一样。我们重点抓质量建设,在原有的基础上巩固,所以合作社的数量越来越多,经营得也越来越好。2004年,吴爱然开始搞合作社培训,她把经贸学校,农民、专业合作社代表, 县社分管主任都召集到一起,请典型的合作社讲课,然后在全系统对该模式进行推广。她对各个县社都布置了任务,确定目标,下半年就去检查实施的情况。她提出,一个县社一年要办两到三个专业合作社, 先看效果,然后把成功经验进行推广。“专业合作社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发展起来的,要慢慢地积累,合作社需要规范,要在运行到中摸索。” 到2007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正式实施时候,经工商局规范登记的合作社,盐城供销社已经有286个,而且种类齐全:小杂粮专业合作社、草业合作社、蜂业合作社、水产品合作社、棉花专业合作社……这些合作社真正给农民带来了增收的效果,为供销社重塑了形象。

  吴爱然是所辖9县市区的盐城供销社的当家人,家大、业大,仅基层社,改组前就有187个,改组后仍有120个。“全系统职工原有6.5万人 ,加上雇佣的棉花季节工人,号称供销社‘十万大军’。”吴爱然说。这么大的家业,管起来似乎没那么容易,然而吴爱然,有自己的办法。

  基层社是供销社的组织基础和前沿阵地,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一直是吴爱然坚持的做事原则。各个县社改组方案都不尽相同。东台县社实行“三保留”:保留资产、保留传统经营项目、保留业务骨干,基层社主任实行岗位目标责任制,会计是县社派人下去,掌握财政大权,职工是聘用上岗; 响水县社采取中心社的办法,好的中心社保留下来,采取大社带小社、富社带穷社的办法,重新成立中心社,每个中心社下面带三个小社,中心社资产采取股份制的方法。“有的县的基层社基本卖光了,那就采取重建综合服务社的方法, 通过这个来体现原来基层社的为农服务职能。”一切都井然有序,令很多供销社人头疼的难题,吴爱然,举重若轻。

  2007年,在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百强基层社”评选中,盐城市有9家基层社入选,东台县有8家,位列全国县级社之首。

  盐城供销社的综合服务社建设是江苏省供销社系统办得最早的。“供销社不能搞一些‘花拳绣腿’的东西,要干就来实在的,我们抓质量、抓服务,重点兴办两星、三星的综合服务社。”所谓三星是指:必须有3000平方米的日用工业品超市、农资超市;必须有庄稼医院、农产品收购、废旧物资回收和烟花爆竹和其他项目,还要有体育类、棋牌类的活动室。

  2004年,当江苏省其他市县社刚刚起步抓综合服务社时,盐城已经能远远地走在了前面, 2007年又新增加66个三星级为农服务社,累计达 156家。目前盐城有为农综合服务社1385家。

  2007年,吴爱然一年都在忙碌,盐城供销社与南京缔结了友好社,让盐城农副产品进南京;第3届苏州—盐城农副产品产销对接洽谈会召开,更是让专业合作社的优质农产品走向了大超市。但是她仍然很谦虚:“我们的为农服务的路子需要进一步拓宽。”

  2008年,为了供销合作事业,吴爱然仍旧很执著地努力着。她说,她不孤单,因为合作经济的路上有那么多供销社的同行一起前行。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