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整17天,停水停电,路也不通,我们终于坚持过来了。”回想起刚刚过去的“抗冰战役”,瑞昌县农信社的领导和员工们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从1月19日到2月6日,整整17天,乐山、和平等地处山区的信用社一直停水、停电,道路封闭。持续的雨雪冰冻让人始料未及,长时间的停水、停电、停路不仅给山区信用社的工作造成极大困扰,就连员工们的日常生活都难以为继,在这17天中,一个个感人的镜头值得我们回味。
路被封 现金不能中断
1月24日,大雪封山,厚厚的积雪有40厘米厚,运钞车辆寸步难行。瑞昌县农村信用联社办公室里不时传来山区头寸资金短缺的催促电话。
瑞昌市隶属山区,最远的山区网点达80公里,平日正常行车需近3个小时,来回一趟就是整天时间。乐山、和平、横立山信用社几经告急,可漫天飞舞的大雪阻挡了车辆行驶的步伐。
1月25日,瑞昌市政府作出决定,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对全市的高山路段实行暂时封闭。但头寸资金运送可耽误不得,经过农信社的多次交涉,政府同意农信社押送现金的汽车上山,但厚厚的积雪和铺满冰层的山路让车辆行进异常艰难,一旁就是深不见底的悬崖,沿途不时会经过事故的多发地段,稍有疏忽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但任何困难都没有阻止住运送现金工作人员的脚步。
联社保卫部门员工每天早上6点钟就出发驱车接送头寸资金,冒着零下6度的低温,车辆行驶异常艰难。山区道路狭窄、陡峭,加之冻雨灾害,地面湿滑,蜿蜒的山路崎岖、绵长,如此恶劣的天气考验着驾驶员的车技,而每个押送人员都冒着生命危险与自然灾害进行着生死的较量。发动机不时熄火,他们就用火把烘烤油箱;车子打滑爬不上坡,他们就几人使劲合力推上山,一路走来,他们就这样反反复复地重复着同样的动作。一寸一寸地行进,艰难地缩短着与目的地的距离。
从冰雪灾害以来到春节期间,他们每天工作14小时以上,从早上7点一直到晚上10点钟,长时间的路程,在零下6度的低气温天气下,又缺少取暖设备,保卫队员们每个人身体都接受了严峻的考验,发着高烧还得坚持执勤,在雪灾持续的17天里,他们总共为辖内各网点运送头寸资金4531万元。
电能停 服务不能停
洪一信用社因断电,大量粮补、公务员工资不能及时发放,虽然做了很多解释工作,群众也理解信用社的困难,但农信社还是郑重地承诺,第二天一定把发电设备购置到位,正常为他们发放了工资及低保资金、粮补资金及代发工资,使群众过上了一个幸福的新年。
为了简便贷款办理手续,乐山分社负责人把办公地点搬到了村组,根据农户授信情况,当场办理贷款手续,把每一分钱及时发放到受灾农户家,帮助他们度过冰冻灾害,确保他们过上了一个愉快的新春佳节。
每天早上的第一件事,就是全体员工清扫门前的冰雪,给前来办理业务的客户营造一种舒适、温暖的环境,为了防滑,每个营业网点还在门前铺上了长距离红地毯,使每一位客户都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
灾情发生后,瑞昌市联社立即成了抗灾救灾委员会,并派客户、信贷部门工作人员协同辖内信用社的信贷员奔赴受灾严重的地区调查了解灾情。他们结合春耕备耕调查,对受灾农户、行业进行了充分的调研,并及时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帮助受害农户开展生产自救,力争将损失降到最低。同时还做好灾后重建服务工作,发挥金融机构支持地方农业的特点,对受灾农户、中小企业优先进行扶持,只要符合贷款发放条件,优先发放,同进在贷款发放程序上实行简化,利率给予优惠,对因受灾不能及时归还贷款的农户、个体工商户、工商企业进行延期,以帮助他们渡过难关,恢复生产。对于农户、企业的合理需求,他们给予优先满足,截止到2月24日,该市农村信用社共发放救灾贷款1100万元,帮助数千计的受灾群众恢复生产。
自力更生 生产自救
灾情发生后,由于封山、封路,山区的生活物资紧缺。停电停水、温度低又导致水管里的水都结成了冰,大多数信用社生活物资告急。在迅速启动抗寒救灾应急预案后,瑞昌市联社派出三个工作组,购置了生活用品如肉、蔬菜、大米、食用油等及时送往受灾信用社,凡是车不能到达的地方,他们就背着扛着,冒着严寒,在湿滑的地面上一步一个脚印,花上几个小时,走几十里山路把生活必备品送到员工手中。
瑞昌市农村信用联社理事长曹达波1月23日亲自带队,把筹备好的生活物资送到山区信用社,给员工们送去了温暖和节日的祝福,并勉励大家要坚守岗位,克服重重困难,把金融服务搞好。
在联社的号召下,辖内信用社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工作。没水,员工们就挑着水桶到几公里外的农用水井担水吃,没有粮食了,他们就徒步几十里山路到集镇上购置粮食背上山,由于路途遥远,他们一次只能扛3-4天的粮食与蔬菜。
但严寒没有吓倒信用社的员工,在冰雪笼罩的天地里,他们依然乐观地前行。乐山分社负责人彭义国,五十多岁,都已到了内退年龄,他说:“我只要在岗位工作一天,就站好一天的岗。”他经常上门服务,乐山地区每位客户他都熟悉,有什么困难,只要力所能及,从不推辞。在灾害期间,他共送服务上门7次,为分社购置生活物资4次,在大雪中步行达100多公里。
新闻背景
九江市农信社抗寒救灾总动员
江西省九江市农信社遭遇冰雪寒冻灾害,群众的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也严重影响到全市农信社正常经营和安全运行,江西省农村信用联社九江市办事处立刻行动,成立防冻救灾应急领导小组,迅速制订防冻救灾应急预案,统一领导、部署和调度各县防冻救灾工作,做到了“四个确保、四个尽力”:确保员工生命安全、数据信息安全、库款和账簿安全、头寸押运安全;尽力保证通讯联络和结算汇路畅通、保证正常对外营业、保证员工正常工作生活、减少财产损失。实现了“四个一”的防冻救灾目标:不丢一分钱、不失一本账、不发一起案、不伤一个人。
特 写
肖德胜:冰雪中的一把火
肖德胜,瑞昌市农村信用联社乐山分社一名普通柜员,2005年12月退伍后参加农村信用社工作。在冰冻灾害期间,他以军人特有的坚韧与顽强承担了信用社大部分的重活累活,保障了冰冻灾害期间网点正常营业和生活。
由于遭受冰雪灾害,乐山地区电网毁损严重,长时间停电使正常业务办理受到较大影响,怎么办?营业不能中断,为了保障电力供应充足,他沿着湿滑的山路,深一脚,浅一脚,连拉带扛,步行到15公里外的加油站买来了两大桶汽油。冰天雪地里,常人连走路都觉得异常困难,而他肩头还扛着几十斤重担。在停电、停路的那段日子,他就是这样隔三差五到镇上买汽油,保障了发电机的正常运转。由于供电正常,寒假后学校教师的代发工资及时发放,退伍军人补助费、青山林场老职工抚恤金及贫困群众的低保补助金在年前也都顺利支付到位。
由于长时间发电,发电机转轴烧坏,短期内难以修复,加上横港镇大面积停电,网络不通,这下可急坏了肖德胜。1月24日,储户陈根急需支取2万元存款用于置办结婚酒席,连请帖都发出去了,只盼着钱能及时到位,可发电机损坏导致系统无法正常工作。看着储户焦急的神情,肖德胜二话没说,在冰天雪地里徒步走了8公里山路到横港信用社帮助陈根办理了存款支付手续。这期间,还有很多急需支取现金购买年货的存款户,在交通不便的情形下,肖德胜都是亲自上门帮助储户办理业务。
停水了,肖德胜脚捆草绳,手持拐杖,每天往返4次,从3公里外的水井挑水吃;停路了,他三天一次往返8公里山路到横港镇买米买菜,由于山路结冰路面太滑,他一次只能背30多斤粮食上山,在崎岖的山路中,经常可以看到他瘦小的背影和留下的一个个深深的脚印。他就是用“蚂蚁搬家”的精神,备足了粮食、蔬菜,确保了乐山分社全体员工正常的生活供给。
节前正是资金回流和收贷收息的最佳时机,为了2008年各项业务有一个好的开始,肖德胜不顾冰天雪地的天气,顶着凛冽刺骨的寒风,冒着时刻都有摔跤的危险,利用晚上间隙,打着手电,跑遍了乐山管理区3个自然村。在封路的17天时间里,他共收回到期贷款4万元,上门吸储7.2万元。
他是冰雪中的一把火,燃烧着自己,照亮着他人。他以信合人惯有的热情和执着温暖大众,融化了冰雪,使2007年这个寒冷的冬天不再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