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是有名的苗疆,也是贵州遭受凝冻灾害最严重的一个地区。冰封苗寨,数百万人生产生活陷入困顿。“关键时刻,供销社为政府分忧,为群众解难,在平凡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贵州省供销社主任张达伟说。
踏冰急送氧
早上8时,黔东南州乙炔氧气厂的电话骤然响起。“医院的医用氧气只能用到今天下午,要是不能续上氧气,10多名患者将面临断氧!”电话那头,州卫生局和丹寨县人民医院工作人员语气急促。
苗疆山深林密,从州府所在地凯里到丹寨的道路坡陡弯急,平时都十分难走,冰雪天气,道路更是全部凝冻,此时已封路一个星期。
情况紧急,厂里立即组织装车,选派驾驶技术较好的周荣柱开车运送。时间分秒流逝,而马路凝冻,险情不断,有两次车轮离路坎仅仅20厘米,差点翻车。5个小时艰难行走,周荣柱终于将30瓶医用氧气在该院供氧即将中断时送到。
来不及休息,随后几天里,周荣柱与同事莫成我、蔡黔川等分别奔赴本州的岑巩、镇远、施秉、丹寨、天柱、锦屏、从江、麻江、剑河、三穗以及黔南州的三都、平塘、荔波等多家医院送氧,短短几天时间,车行8000多公里,送氧1000多瓶。
“厂里自己消化了原料价格上涨压力,自己承担1万多元费用,坚持医用氧气不涨价。”黔东南州供销社主任龙立坤说。
近20天的凝冻天气,给乙炔氧气厂的生产经营和原料运输造成极大困难。水电抢险工作在外作业,必须用氧气和乙炔焊割。但厂里成品库存数量不多,到2月28日,生产乙炔气的原料电石库存又将全部用完。如果不能及时购电石恢复生产,水电部门的抢险救灾必将受阻。厂里四处救援,但都难以解决。“我们自己运!”厂长杨精捷、副厂长徐忠俊决定亲自到湖南新晃购买电石,一路艰险,将宝贵的6吨电石运到厂里。水电部门的抢险得以继续,不过人们并不知道,抢险背后是供销社职工踏冰救急。
节庆里的“扁担精神”
大年三十,台江县供销社主任欧光雄和同事们顾不上过节。苗家村寨大部分停电,能否让老百姓亮灯过节?县委县政府、广大百姓看着供销社。
州、县供销社火速与石油公司联系,从省外调运一批煤油,历经坎坷方才运到。苗寨早有电灯照明,供销社多年没有经营煤油。欧光雄他们又要紧急调运桶等装载工具,克服设施废弃、油桶不足、路滑车难找等困难,争取早些让苗寨点上灯火。
从州府凯里到县里还能用汽车小心运送,从县里到乡镇却道路不通。轻装步行尚且不时摔跤,负重前进是难上加难。供销社组织人力,用马车、用肩抬,一步一步硬是把7.3吨的煤油送到农户手里。“我们真正发扬了‘扁担精神’”。贵州省供销社主任张达伟说。
“我们供销社是默默奉献的,这次运送煤油,费用要比平时多几倍。”黔东南州供销社主任龙立坤说,“我们算了一下,一公斤煤油要6块钱费用。”这次凝冻,黔东南州供销社给各县调运了100吨煤油。
“在这次灾害中,供销社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也作出了积极的成效。党委政府和老百姓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台江县领导这么评价。
2月19日,记者在台江县看到,田地遭灾依然有迹可寻,但农民的生活已经恢复正常。有农户贴上喜联,乡里乡亲忙里忙外,杀猪宰鸡,锣鼓齐鸣、鞭炮阵阵迎娶新人,一派热闹景象。
有着300多个摊位的凯里农贸市场,熙熙攘攘,生意红火。
“猪肉一斤13元,排骨一斤15元。”
“鸡肉?一斤10元。”
“鲤鱼一斤10元。”
“全州供销社补充了4600多万元的商品,保证市场供应需要。”龙立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