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08年2月2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施肥是补充食物营养元素的重要方法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林葆 李家康

  近年来,通过施肥来补充和改善食物的营养、补充人体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受到普遍重视。2005年9月在第15届国际植物营养学大会的“信息技术与土壤养分管理学术讨论会”上,钾磷研究所(PPI)的Dibb等人做了“从数量到质量——肥料在人类营养上的重要性”的主题报告,阐述了施肥不仅为增加产量,而且要改善作物品质,增加给予人体的营养。

  2006年2月,在国际化肥工业协会(IFA)和中国化工建设总公司(CNCCC)在云南昆明召开的“2006世界化肥农业大会”的第一天,就举行了微量营养元素的研讨会,土耳其Sabanci大学的Cakmak作了题为“丰富粮食中的微量营养元素—对作物和人类健康的益处”的报告。他认为,粮食作物中的锌、硒、铁等微量营养元素含量较低,他主张施用富含某些微量营养元素的肥料,作为一种既增加作物产量又提高粮食中微量元素含量的、见效快的办法。

  2007年5月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召开的“锌与作物国际会议”上也提出,世界将近一半的谷物种植在土壤潜在缺锌的地区;土壤缺锌的地区常常是人类缺锌极为广泛的地区,世界人口的1/3有缺锌的危险。由此可见,食物中的微量营养元素问题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兴趣和重视,并把施肥作为补充食物中微量营养元素的一种重要手段。

  从目前情况看,给食物中补充微量营养元素有三种途径。

  首先是在食物中添加某种微量营养元素或富含某种微量元素的物质,生产所谓的“强化食品”,这是一种直接而简便的方法。

  其次是培育能够富集微量营养元素的作物品种,尤其是水稻、小麦等主要粮食作物。我国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工作,但是还要做很多的工作。  

  除此以外的另外一个有效途径,就是施用富含某些微量营养元素的肥料,并与作物品种相结合,生产所谓“功能性食品”,这是目前比较可行的办法,在国内外已经有一些成功的经验。近几年,我国在富硒、富锌和富铁大米和小麦方面已经做了一些工作,有的已在生产上较大规模地应用。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