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2月2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遭暴雪损失严重 勇自救情景感人
——江苏丹阳供销社系统抗灾自救纪实
本报记者 张陆新

  从1月25日开始,江淮南部、苏南地区普降大到暴雪,有18个市、县最大积雪深度达到或超过30厘米,南京、镇江、无锡、常州、南通、泰州等7个市、县的积雪深度为近50年来的极值。南京、苏州、南通、镇江各市都发生了大跨度顶棚因雪压坍塌的事故,这其中有超市、菜场和工厂车间、车库、果园大棚等。

  在丹阳市记者了解到,在这场雪灾中丹阳市供销合作总社下属的多家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损失惨重。丹阳市丹丰蔬菜示范种植有限公司示范基地的4座半自动连栋大棚、4座普通钢管大棚还有8座防虫网大棚被大雪压塌。示范基地的一位员工介绍,1个普通钢管大棚的修复大概需要1.2万元,而几座半自动连栋大棚已经严重损毁无法修复,重建一座需要35万左右。示范基地内的设施,连带大棚里绿色蔬菜的冻死冻伤,总损失在150-200万元之间。在现场,记者看到4座六七米高的半自动连栋大棚已经倒塌,直径两三厘米的钢管已经被压弯压断,躺倒在地,薄膜也已支离破碎。而普通钢管大棚的倒塌也比较严重,里面种植的番茄已经被冻成了黄色。基地负责人谢辉军说,一座大棚里面的番茄市场价格也在5000-6000元。

  在与示范基地邻近的丹阳市江南草菇专业合作社,记者看到在用来栽培草菇的平房前面,正停着几台拖拉机,车上装着草菇生长用的一捆捆棉子皮和废棉絮,工人正在房顶上进行维修。在一些已经维修好的平房里,工人正在栽培房内进行进一步的清理。

  合作社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次雪灾期间的降雪强度相当大,很多平房的石棉瓦屋顶被压坏、压塌。而草菇对生长温度的要求非常高,房间的温度一般都要维持在30摄氏度以上。一旦房屋被破坏,里面的草菇就要全部“报废”,只能清理之后重新种植。在这次的雪灾中,丹阳市江南草菇专业合作社共被损毁了130多间草菇种植平房,按照当时草菇的市场价10元/斤,单单草菇销售方面的损失就近20万元,这还不包括房屋方面的损失。这位负责人还告诉记者从年初三开始,合作社就组织力量对房屋进行修葺,从目前的进程看,大概还需要3天时间才能完成全部房屋的维修工作。

  在这场大雪刚到来的一两天里,人们还沉浸在对冬雪的欣赏和对丰收的期待当中。但大雪却出乎了人们的意料,持续下了一周左右时间,人们对此缺乏思想准备,当然也缺乏清除积雪的大型设备,于是扫帚、铁锹、耙子成了紧俏的工具。

  1月23日前后天气预报显示苏南地区将迎来一次雨雪天气,丹阳市供销社马上采取措施,要求各下属单位做到“危房不住人,商品不堆积”,随后市社领导还赴各单位进行检查。在大雪期间,市社也电话联系各下属单位了解具体情况,要求注意除雪除冰,注意人身安全,做好大棚和仓库的加固工作。但大雪带来的影响还是大大超过了他们的意料。

  1月24日,天气预报显示丹阳地区只有小雪,但从25日下午开始,降雪量不断增加。26日清晨6点多,丹阳市丹丰蔬菜示范种植有限公司示范基地负责人谢辉军看到大棚顶上积雪厚度已经有了十几厘米,立刻召集所有在岗的员工开始除雪自救了,并到附近的村庄寻求帮助。谢辉军回忆说,基地的4名员工加上4位村民从早上7点多就开始使用水勺、耙子等工具,给大棚除雪,那时已经顾不上外面的风雪和低温了。员工们清除两三米高的普通大棚积雪时还算比较容易,但发现防虫网上积雪清除难度非常大,铲不下来,也扒不下来。26日下午,基地内8座防虫网大棚相继倒塌。员工们来不及心痛和可惜,继续与雨雪天气艰苦地斗争着。为了加固大棚钢架,员工们想出办法,拿毛竹从大棚内部支撑钢架。用梯子爬上连栋大棚顶部,从上面向下铲、推。但是雪越下越大,积雪也不断增厚,并死死地粘在薄膜上,除雪难度越加困难。大家全情投入除雪工作,连吃饭时间也不多,只能草草填饱肚子。26日晚上,降雪量进一步增大,1个小时,地面积雪厚度有8-10厘米。为了保护供销社的财产,晚上11点左右示范基地的员工又重新投入了战斗,一直到27日的凌晨3点多。当时,谢辉军听到连栋大棚钢架已经发出异响,马上撤下了上面的人员。凌晨4点半左右,4栋连栋大棚也相继倒塌了。27日,雪还是没有停。员工们要全力保护剩下的11座普通大棚了。这时,大棚与大棚之间的过道里积雪已有1.2米左右。员工们一边向过道外铲雪运雪,另一边在大棚底部划开薄膜,减轻大棚钢架的压力。由于大雪的冰冻,连划开薄膜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通过几天的抗灾自救,普通大棚最终保住了7座。谢辉军还告诉记者,除雪那几日大家都异常辛苦,上大棚顶的员工为了防风甚至都戴上了头盔,几天下来,不少人的耳朵都被冻出了冻疮。

  而在江南草菇专业合作社这边,据合作社负责人马总介绍,从下雪的第二天开始,合作社也开始组织自己的人员,举着梯子,拿着耙子上屋顶进行除雪工作,3-5人一组,负责一座平房的除雪。由于那几天降雪没有停止过,积雪总在不断增加,所有人的劳动强度都非常大,在下暴雪的26日晚上,一直忙到晚上11点。第二天清晨,合作社成员又冒着风雪、爬上梯子,清除房顶的积雪。由于人员少,任务重,大家连坐下来吃饭的时间都没有。为了争取时间,最大程度地减少受灾损失,合作社上下都是吃快餐。合作社领导马总告诉记者,虽然这次的降雪强度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但是合作社抗灾自救是取得胜利的,上下同心,把损失降低到了最低。目前合作社正在抓紧时间维修房屋,马上就能恢复生产了。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