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平 灾后更显信合情
本报讯 持续的寒冷天气袭击了福建省武平县17个乡镇,导致农林作物、畜禽、电力、交通和人饮等基础设施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损害,直接经济损失近5亿元。灾情发生后,武平县信用联社高度重视,积极应对,不断改进金融服务手断,信贷部门人员会同基层社深入重灾区了解灾情,掌握灾民开展灾后生产自救资金需求情况,把帮助灾民恢复生产,作为当前信贷工作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来抓紧、抓实、抓好。目前已采用小额贷款的形式发放救灾专项贷款近500万元,同时,全县信合员工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已收到向武平慈善总会捐款14050元,为灾区人民灾后自救,恢复生产、生活,重建家园尽微薄之力。(周耀兴 兰龙)
霍山 “走”进深山区的“现金”
本报讯 时值年关,群众生活消费急需用钱,雪灾给网点众多的安徽霍山农村合作银行保障现金供应以及提供有效的金融服务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对此,该合行党委高度重视,紧急启动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一面下发了紧急通知,真正发挥省内通存通兑、“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的功能和维护合行信誉;一面寻求与县公安局配合,由押运中心、地方派出所联合组成的临时运钞组采取步行翻越、水路快艇等紧急措施, 让900万元现金走进深山区的磨子潭、漫水河等9个营业网点,确保了全辖营业网点不脱款、不发生挤兑风波。
从1月12日至31日,霍山农合行共押运现金64次,确保了各项救灾资金和代理发放的21项涉农资金及时地发放,确保了省内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存折以及农民工卡在霍山农合行有效地取现,确保了为防雪救灾提供有力的信贷支持。(陈长洲)
修文 支持农户灾后重建
本报讯 针对雪灾给农村造成的损失,贵州省修文县信用联社采取多项举措支持农村灾后重建,受到村民欢迎。
一是取消各营业网点节假日休息,及时兑付有关救灾、涉农等资金。共兑付3000多户,金额300多万元,同时满足了广大客户存取款等需求。二是组织资金,支持农户灾后重建。全辖信贷员深入村组、农户、田边地头,调查灾情,及时将救灾贷款发放到农户手中。截至目前,全县农信社已发放支农救灾款400万元,600多户农户得到支持,帮助农户维修冰冻损坏的住房、水电设施、购买化肥及其他农用物资等。三是捐款支持重灾区恢复重建。大年初五,县联社领导来到该县久长镇栋青、茶山、杨柳3个村,与村干部一起查看灾情,并向3个村各捐款2000元,用于修复或更换冻坏的自来水管道、水表等,解决群众吃水难。该县联社又向全辖干部职工发出倡议,向灾区捐款重建家园,目前已收到干部职工捐款近2000元。(段纲)
新宁 团结一致 生产自救
本报讯 自1月13日以来,湖南省新宁县受低温天气影响,造成大面积雨雪冰冻灾害。全县交通、通信受阻,电、水、气、车辆燃料、食品供应困难。该县农村信用社因此而遭致严峻的考验。截至目前, 全县31个营业网点已不同程度出现停业和半停业情况,给农信社业务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和财产损失。为此, 新宁县农村信用社广大干部职工不畏艰难,团结一致,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奋力抗灾救灾,采取有力措施,确保稳定和安全,力争把灾害减少到最低限度。联社成立了以党委书记、理事长唐耀国为组长的灾害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并召开了紧急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对防冻减灾工作做出具体安排。联社领导、部室负责人分别深入到各挂点社,指导救灾减灾工作,慰问一线员工,并送去救灾物资。同时,要求各信用社网点要做好客户的思想工作,耐心解释目前信用社面临的困难,争取理解和支持。(皮育生)
青原 做好组织资金及服务工作
本报讯 冰冻雨雪的天气给农村金融网点的现金供应带来了较大的困难,特别是春节前后是务工人员返乡、出行的高峰期,造成营业网点现金收支频繁。对此,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农村信用社高度重视资金组织和服务工作,根据工作实际,制定应急预案,做好宣传、协调工作,确保了节日期间的资金组织和供应。该社按照省联社通知要求,一是密切监测各基层营业网点的资金运转状况,随时掌握辖内营业网点的资金收入和供应情况,确保资金的正常供应;二是在公共场所、营业网点周围悬挂宣传横幅,并利用广播、电视、通讯等宣传媒介加大农村信用社发行的银联“百福卡”和农民工卡特色服务内容的宣传力度,以吸引更多资金来源,促进存款增长。(周妍)
霍州 员工向灾区捐款近5000元
本报讯 连日来,我国南方地区遭受了五十年一遇的冰雪灾害,给工农业生产和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害,同时也给受灾群众造成极大的生活困难。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灾情时刻牵动着山西省霍州市信合干部职工的心。灾情发生后,霍州市农村信用联社在全市信用社系统发起了向灾区群众捐款号召。各信用社全体干部员工积极响应市联社号召,纷纷自愿捐款,以表达对灾区群众的关怀。仅2月15日11时至12时,短短的一小时内,霍州市农村信用社的捐款金额已近5000元。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目前,全部款项经霍州市民政局已经全部转向灾区。(邹亚伟)
听听灾民这“五盼”……
□ 邵文
去冬以来50年一遇的雪灾冰冻天气,致使农村灾情重,农户受灾面广。眼下又正是春耕时节,农户为恢复雪灾生产和备耕,更是急需资金扶持,因而对农金部门信贷支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说来有五盼。
一盼贷款提高额度放宽期限。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虽然解决了农民贷款难问题,但额度较小难以满足种养大户的投入需要,希望农金部门在发放支农贷款时能放宽额度,并根据农业生产周期适当延长还款期限。同时对灾民到期不能按期归还的贷款办理展期不罚息。二盼贷款超前发放。以往总是强调按季节放贷款,时令季节不到,贷款下不来。如今随着国家惠农政策出台,农民种田热情高涨,备耕生产超前。如果仍按季节贷款,不是有些生产资料短缺,就是价格大幅度上涨,希望农金部门对贷款早计划、早安排,尽量超前发放,为农民吃下“定心丸”。三盼增设临时服务网点。随着改革力度的加大,农村金融网点逐渐收缩,以致边远山区的农民难以就近借到贷款,为了不误农时,希望农金部门增设临时服务网点。同时改善经营服务,多提供一些诸如“背包银行”、“摩托银行”等金融“套餐”服务,并适当优惠利率、简化手续、优先发放。四盼贷款一视同仁。在发放贷款时不能“爱富嫌贫”,贫困户贷款往往要找人担保抵押,且手续繁多,而富裕户要多少能借多少,希望农金部门改变旧观念,真心服务“三农”,优先为弱势农户发放贷款,莫将贷款“农转非”。同时多放小额信用贷款,让农民随要随办理,不跑冤枉路。五盼贷款送上门。眼下,农村已进入生产大忙季节,外出打工人员增多,不少农户家中劳力紧缺,为不误农时,农民希望农金部门及时组织信贷人员下乡,上门营销贷款,方便农民借贷,以实际行动促进新农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