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08年2月2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信合温暖 融化坚冰


贵州省平塘农信联社开设信贷服务流动站,为灾民服务到家。

央行:投放50亿支农救灾贷款

  本报讯 为抗御近期在我国南方大部分省市发生的严重雨雪冰冻灾害,央行近日表示要加强信贷政策指导,将紧急安排50亿元支农再贷款,重点用于向重灾区的中小金融机构发放支农救灾小额贷款。

  央行强调,要加强再贷款限额调剂,保证向辖区内受灾地区发放贷款的必要的流动性,并指导金融机构用好管好再贷款,支持防灾抗灾。对用于救灾救急、煤电油运、市场节日供应、鲜活农产品生产运输的符合信贷条件的贷款申请,各金融机构要加快审批,特事特办,简化程序,提高效率。发挥好小额贷款的积极作用,各金融机构对支农贷款、助学贷款、下岗职工小额担保贷款、农民工贷款不得设置贷款规模限制。

  此外,要做好群众灾后恢复生产和春耕备耕的各项金融服务工作。适当增加对“三农”的信贷投入,保证灾后春耕备耕合理的信贷资金需求,保障重要农副产品跨季收购和流通调拨的资金需求。各金融机构对因雨雪冰冻灾害造成损失而发生还贷困难的符合条件的煤电油运、农副产品生产流通企业,可视情况对其贷款予以展期。(何金)

银监会:保证灾后恢复生产贷款

  本报讯  银监会日前召开紧急会议部署银行业支持抗灾救灾工作,要求银行金融机构尽量做到“正常开门”,同时对灾后恢复生产的相关信贷要保证供应。

  在会议上,银监会副主席蒋定之强调,各银行金融机构要合理调配人力、物力资源,“克服困难,付出最大努力,尽量做到正常开门”,以满足灾区居民和企业的日常金融需求。

  南方受灾部分地区由于煤炭供应紧缺,甚至有城市已经发生停电情况,可能已有停业的网点机构。蒋定之要求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及早开门营业。“对于因缺电导致系统不能正常运行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可通过自行发现或者恢复手工记账等方式,办理必要的存取款业务。”

  蒋定之要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加大对灾后恢复生产和春耕备耕的信贷支持。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加大对受灾地区恢复生产生活的金融支持工作,加大对恢复交通、电力等的信贷支持力度。银行要深入一线了解灾情,对灾后恢复生产的相关信贷需求“早明确、早计划、早安排、早满足”,特别是对春耕备耕生产的合理资金需求要保证供应。(何金)

贵州:抗凝冻  保民生

□  黄爱东  文/图

  20多天来,贵州省广大信合员工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报定支农信念,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工作作风,采取自备发电供电、应急现金支付、多渠道调运资金、延长营业时间等多种有效措施,确保了广大农户、城乡居民和地方财政、企事业单位的资金需求,竭力做好农村金融服务的主战场,在崇山峻岭、冰天雪地的黔中大地上,在城镇、在农村,在社区、在街道,唱响了一首首抗击雪凝灾害、确保金融服务的信合员工之歌。

  灾情就是命令

  1月12日以来,雪凝肆虐黔中大地,电力中断、通讯中断、交通受阻、贵州大部分地区凝冻灾情接连不断……截至2月3日,全省农村信用社1905个营业网点,仍有428个因停电、通讯故障、运钞线路受阻等不能正常营业。网点营业设备、安全实施受损告急!运行网络中断告急!储蓄业务资金告急!政府涉农补贴资金兑付告急!企业发放工资告急!百姓面对物价上涨而增加的需求资金告急!

  灾情就是命令。贵州农村信用社的正常营业面临严峻考验。在这危机时刻,贵州省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刘乃云同志向全省农村信用社发出号召,要想一切办法保证网点正常营业,确保经济平稳运行,维护社会稳定。面对严峻形势,省联社党委、理事会、经营班子把抢险救灾做好金融服务摆在全省农信社工作的首要位置,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及时传达贯彻国家和省的有关精神。1月20日至2月2日,省联社相继下发了《关于加强农村信用社交通安全的紧急通知》、《关于做好当前雪凝天气应急处置的紧急通知》、《关于切实做好当前雪凝天气情况下安全防范工作的通知》、《关于支持受灾群众开展生产自救的紧急通知》、《关于切实做好雪凝天气现金支付工作的通知》、《关于调整春节期间营业时间的通知》等。全面要求各地从关注民生、解决民生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灾区金融服务工作的重要意义,千方百计把政府拨付的救济款和生产自救资金发到灾民手中,为受灾群众开辟办理贷款的“绿色通道”,并实行利率优惠,切实解决灾民的燃眉之急。省联社及全省9个地(州、市)办事处、88家县(市、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农村合作银行)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成立应急领导组织,建立主要领导总负责,分管领导靠前指挥,部门领导具体落实的责任机制,采取了面对自然灾害确保广大农户、市民、企事业单位现金支付的有效应对措施,认真处置雪凝期间全省农村信用社机构运行所急需的物资、资金的组织和协调,充分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尽最大限度帮助人民群众克服困难。

  千方百计保民生

  民情就是使命。在营业网点停电停水、网络中断、设施受损、运钞受阻、饱受灾害的同时,面临广大客户的资金需求,贵州信合人更是没有退缩,更是毫无畏惧,勇敢挑起农村金融主力军的重任。

  黔南农村信用社针对1月12日以来全州 8个县(市)一直停电、通讯中断的状况,采取应急措施,紧急购买了84台发电机,对中心机房和基层营业网点供电,保证了对外正常营业。黔南州1400余名信合员工冒着严寒,坚守岗位,确保人民群众的金融需求,维护正常的金融秩序。1月16日,出现灾情的第一时间,都匀联社就为保障州内其他兄弟联社的正常营业,紧急调配1台8千瓦的发电机保障联社中心机房的通讯畅通,并从贵阳购置11台发电机,配备在客户较为集中的城区信用社,保证网点的营业服务。

  截至2月3日,全省农村信用社新购发电机960台及相关设备,加大了硬件实施投入,为确保正常金融服务,直接投入384万元。

  雪中送炭不畏艰险

  1月29日,冰雪天气持续到第15天,丹寨全县继续处在封路停电的状态。上午9时,停业14天的排调信用社营业一天后库存现金告急。如不及时补充可能引发挤兑现象。联社班子火速研究应急方案。决定采取“土办法”和特事特办的应对措施,抽调年富力强的办公室主任李生兵、保卫科副科长孙立新、汤伟、排调信用社主任韦帮君、出纳员马雪亮6名同志徒步押运现金解决信用社燃眉之急。排调距离丹寨县城43公里,李生兵等6名同志上午11时出发,沿途翻越海拔1300多米、冰雪覆盖、路途险峻的猫鼻岭,一步三滑两步一跤,冒着跌下悬崖绝壁的危险,当晚11点到达。打个电话向联社报平安后押运的人互相打量时都笑了:每个人都像唱戏的花脸,穿的裤子都摔破了洞。

江西:以“四保”破冰融雪

  本报讯  持续近一个月的灾害性雨雪冰冻天气,给江西等地人民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为了保证灾民获取基本金融服务,江西省农村信用联社高度重视,按照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抗灾救灾的要求和部署,立即在全省农村信用社启动应急预案,及时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调度,及时制定并落实应对措施,全力做好抗灾自救和支持抗灾工作,在全省近70%的地区电力严重受损、道路严重受阻的严峻形势下,全省农村信用社2600多个机构网点95%以上坚持正常办理业务,所有网点坚持按时开门。做到“四保”:保正常营业、保现金收付、保网点安全、保救灾贷款发放;实现了“三无”:无关门网点、无客户投诉、无安全事故。1月12日至2月12日灾害性天气期间,全省农村信用社(合作银行)共受理客户存款485.89亿元、日均15.18亿元,受理取款451.49亿元、日均4.11亿元;共为客户办理存贷业务4881万笔,交易金额937.3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了87.66%和12.57%;利用现代支付系统累计汇划往来资金 26.87万笔、交易金额322.71亿元,其中汇划救灾款236笔、金额1158.66万元;发放各项贷款44035万笔、35.42亿元,有效满足了广大灾民基本金融服务需求。

  各级农信社还积极配合政府和有关部门,通过及时深入灾区调查资金需求情况、突出信贷支持重点、简化贷款手续、实行不间断金融服务等措施,保证受灾户开展生产自救和灾后生活的资金需求。重点做好信贷支持农村救灾工作,积极调整信贷投向,大力压缩其他贷款项目,对凡是用于抗灾救灾和灾后生产的资金需求,一律优先予以解决;对涉及抗灾救灾煤电油运方面的较大金额的资金需求,在审批程序上实行特事特办;以发放小额农贷为重点,主动进村入户核贷授信,累计核发贷款证52.6万户,授信额度31.56亿元,积极支持受灾农民及时开展生产自救。(徐平岸)

江苏:支持灾区恢复生产

  本报讯  针对连日来出现的强降温降雪灾害天气,江苏省农信社积极应对降雪灾害、加强农村金融服务, 及时采取有力措施,加大信贷扶持力度,全力以赴帮助农民和农村中小企业做好抗灾救灾及灾后恢复生产工作,尽全力降低冰雪灾害给“三农”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

  受到灾情影响的各地农信社纷纷行动,成立“一把手”为组长的抗灾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在确保金融服务正常开展的前提下,带领和组织信贷等业务人员深入企业、村组、农户家中了解受灾抗灾情况,简化手续,开辟绿色通道,提供足额的信贷支持,全力帮助企业、农户抗灾自救和恢复生产。同时,主动与有关保险公司联系理赔事宜,落实资产保全措施,努力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溧阳农信社先后出动信贷等业务人员200多人次,深入到全市10个镇区,走访受灾农户、客户,到1月末,累计投放贷款15.4亿元,支持3587 户农户购置大棚支架、塑料薄膜、禽畜饲料等抗灾应急、恢复生产和春耕备耕必需品,确保124户农村中小企业流动资金的紧急需求。如皋、高邮农信社在系统内开展向受灾群众“献爱心、送温暖”捐款活动,员工分别捐款2.8万元和1.5万元,为贫困农户解决燃眉之急。

  与此同时,各营业网点强化领导带班和值班保卫工作制度,确保各项业务正常开展。常州市区农信社为确保现金供应不受暴雪影响,积极与人民银行、保安公司取得联系,于1月28日冒雪紧急调运3.8亿元现金、2000多万元零辅币充足库存,确保辖内各营业网点现金、零辅币正常供应。针对常州市汽车站零辅币紧缺现象, 一天就为其调拨200多万元零辅币,确保农民工及返乡人员购票、退票找零不受影响。句容农信社实行应急值班制度,从1月27日起,每天一名联社班子成员和一名中层干部夜间坐班,全体中层以上干部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同时,与公安局协调,各派出所派出一名警察参与各营业网点值班,实行警银联防,共同保卫资金安全。 (黄忆寒)

安徽:确保服务畅通

  本报讯  1月12日以来,安徽连续发生三次全省性大降雪,造成雪灾。安徽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加强对抗灾救灾工作的组织领导,强化应急机制,确保全省农村金融服务畅通。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害,安徽省农村信用联社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防雪救灾工作,并及时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防雪救灾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全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克服困难,员工坚守岗位,非因特殊原因,不得中断金融服务,各基层行社要备足资金,确保代发的各项救灾及支农资金能够及时发放到灾民手中。同时,要求各行社要进一步了解当地救灾情况,及时掌握农户、种养大户和农业产业化企业的救灾资金需求,配合当地政府做好减灾及灾后重建工作。目前,该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正按照省联社的部署,尽心竭力,做好金融服务,帮助当地群众渡过难关。

  岳西县中关靖寨茶机厂400多平方米的厂房因雪积压倒塌,生产设备全部裸露在外,当地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急事急办,以最快的速度为其办理贷款12万元,确保该企业及时抢修厂房,减少损失。怀宁县联社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指导各基层信用社在雪灾期间合理安排好资金调度,确保存取款业务正常进行。霍邱联社在保障正常营业的同时,全力做好涉农资金发放工作,该社坚持做到时间到位、人员到位、资金到位,确保受灾群众的补贴款项及时发放。

  鉴于灾害性天气仍未结束,该省联社将一方面及时掌握雪灾期间营业网点因故不能正常营业情况;另一方面,做好指导工作,采取得力措施,确保全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在雪灾期间正常提供金融服务。同时,积极协助地方各级政府做好灾后的恢复重建工作。(江锋)

  抗冰赞歌

  四川宣汉进山区慰问受灾职工

  本报讯  1月31日,四川省宣汉县信用联社理事长李康利一行冒着风雪驱车赶往海拔1200多米的老君信用社。他们将1台发电机、6桶纯净水、2箱方便面、600斤钢碳和蔬菜、蜡烛、汽油等生活物资交给职工,鼓励他们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再接再厉,确保营业安全和稳定。当得知他们因冰雪已停水数日,生活十分困难时,李康利再三叮嘱全体职工要多穿衣服,被褥垫厚实一些,千万不要冻着,要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廖春云  陈鹏)

  重庆云阳

  做好抗灾稳定工作

  本报讯  近日,重庆市云阳县信用联社针对三峡库区出现入冬以来强降温降雨雪恶劣天气,迅速反应、落实“抓好组织领导,抓好安全教育,抓好稳定工作,抓好信息报送,抓好基层服务”的“五抓”工作。

  仅五天,该联社就发放支持农户抵御自然灾害和灾后自救信贷资金200余户300多万元;为25个机构解决受灾经费2.5万元;送蔬菜、面条等物资32社次,电话慰问90社次,慰问员工120人次;安全调拨资金达40余社次,保证营业正常、农户抗灾信贷支持到位、员工生活稳定。(蒋勇)

  河南淮滨

  做好灾后信贷调查

  本报讯  在灾害天气面前,河南省淮滨县农村信用联社深入基层,切实做好灾后信贷调查工作,摸清信贷和市场的金融服务需求,疏通资金供应渠道,提前做好灾后恢复重建金融服务工作。

  该联社积极防灾救灾,确保服务到位。他们要求各信用社要迅速行动起来,及时帮助受灾群众解决基本生活困难所需资金。同时,要提早考虑灾害对春耕生产带来的影响,加强对受灾群众生产自救的帮助,积极组织资金,解决受灾群众因购买种子、化肥、农业机具及养殖饲料等恢复生产所需资金,力争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欧阳建军)

  湖北随州

  支持灾后重建

  本报讯  为减轻雪灾损失,湖北省随州市农信社充分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及时布阵支持“三农”灾后重建,主要做到“与调查春耕备耕相结合、与发放小额农贷相结合、与送金融知识下乡相结合”这“三个结合”。

  春节刚过,随州联社就组成五个专班,赴基层信用社,督促包村人员深入村组农户,了解受损状况,统计农户春耕备耕和灾后重建所需资金。目前,全市信用社已筹措支农信贷资金1.8亿元。他们还采取知识问答、有奖竞猜等多种形式,提高社会群众的防冻意识和灾后重建能力。(罗敬军  王文军)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