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2月1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灾后重建要城乡统筹


  国务院要求编制灾后重建规划方案

  国务院应急指挥中心日前发出通知,要求各有关地方编制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方案,抓紧谋划和部署,统筹人力、物力、财力,尽快恢复重要基础设施,尽快恢复工农业生产,尽快安排好受灾群众生活,奋力夺取抗灾救灾工作的全面胜利。

  这份根据2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发出的名为《关于编制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方案的紧急通知》,提出了各地灾后恢复重建和恢复农业生产的重点。

  基础设施恢复重建的重点是:重要基础设施,主要包括电网、公路、铁路、民航、城镇供水和污水处理、通信、广播电视、教育、卫生设施等;因灾损坏、倒塌民房的修建;防治次生灾害需修建的设施,以及本地区灾后恢复重建的其他重要设施。

  农业恢复生产的重点是:农业、林业生产设施,主要包括蔬菜大棚、蔬菜育苗场、养殖场舍、果树茶树良种苗木繁殖场、森林防火、林业基层机构水电路通讯等设施;水利、气象设施;支持恢复农业生产的其他措施。

  通知表示,各地要按照“规划先行、统筹安排,分清缓急、突出重点,自救为主、政府支持,地方为主、中央补助”的原则,抓紧编制本地区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方案。通知同时对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方案的具体内容提出了要求。 (何鹏)

  信息观察

  国务院要求编制灾后重建规划方案

  大地回春,冰雪消融。各地抗击冰雪灾害取得了阶段性胜利。然而,这场特大冰雪灾害造成的巨大影响还在延续,预计今后几个月,尽管鲜活农产品市场供应大面积断档脱销的可能性不大,但4、5月份蔬菜可能总量供应偏紧、价格上扬,而且,食用油供应压力进一步加大。灾害造成大量畜禽死亡,随着气温转暖,动物疫病防控将更加艰巨……

  灾后重建,千头万绪。修路、通电、农业生产,方方面面的工作都需要恢复和加强。任何工作都要分轻重缓急,城市人口集中、设施集中,是需要优先确保的;交通、电力对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影响集中,矛盾紧急,是需要先行解决的。然而,农村农业生产自救,也是灾后重建的突出任务。

  到南方受灾农村去,驱车上千里,成片的蔬菜烂在地里,成片的山林拦腰折断,大棚塌了,猪舍塌了,大量家畜家禽冻死、压死,许多村庄至今没有通电……

  灾害突如其来,南方各地的农业生产遭受重大损失。农村农业农民布局分散,某个村庄上的问题、具体农户的问题,看起来不像火车站、公路上、楼房里的那么集中。可是,田里的问题集中起来,牵涉面就大了。

  受灾各地都是我国冬春季节主要蔬菜产地,尽管由于各地政府和农民兄弟多方努力,春节期间,鲜活农产品价格没有出现大面积连续上涨,但到市场上去转转,问问城里的家庭主妇,就会发现,“菜篮子”已经感觉到压力。这次灾害不仅短期内将影响农产品供给,而且影响灾区农业的稳定发展和农民的持续增收。如不加大灾后重建力度,“菜篮子”的压力还将加大,城市农村还会增加新的难题。

  在冰雪灾害最严峻的时刻,中央领导心系农村、心系农民。拥挤的车站里,向回家过节的农民工伸出温暖的手;道路堵塞时,克服一切困难,开辟绿色通道,保障农产品一路畅通;春节期间,深入偏远农村,了解情况、研究对策。

  灾后重建,政府情系“三农”,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要求立即动员,组织好春耕生产,力争灾后有比较好的收成。各地政府和农业部门,纷纷出台扶持政策,调集生产物资,指导农民生产自救。

  虽然如此,目前,恢复农业生产还面临许多实际困难——重灾区都是劳务输出大省,恢复生产缺乏青壮劳力;农村经济基础薄弱,灾害来得急、破坏重,重建资金愈发紧张;冻害历史罕见,农民急需技术指导。

  立足当前,这些问题,需要在城乡统筹的大棋局中通盘考虑,出台针对性政策,加大对农村的补助支持力度,尽快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强化服务,增强灾区农业的恢复发展能力。放眼长远,进一步加大城乡统筹的力度,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提高广大农村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增强农村抵御重大自然灾害的能力。

  200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把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作为重要任务,灾区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的任务显得更为紧迫。严寒不能冷却我们发展农业的热情,冰雪只会加速我们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我们期待着,农业继续有个好收成,农民继续有个好收入。(张毅)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