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08年2月1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重塑供销社新形象
安庆市供销社强力推进“新网工程”建设
本报记者 张曹保 通讯员 杨兴高

  近年来,安徽省安庆市供销合作社整合资源,强力打造贯通城乡、布局合理、产权清晰、机制灵活的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

  编织具有生机与活力的农副产品购销网络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长期适应计划经济的供销社,其体制不顺、机制僵化、管理粗放等弊端越来越明显。一些传统企业,尤其是棉麻企业,人员多、历史包袱重、经营萎缩、开拓乏力,生存难以为继。面对如此严峻局面,安庆市供销社采取强力措施,坚定不移地推行以调整产权制度为主要内容、以“双置换”为主要形式的企业改革。目前,全系统43个棉麻企业,已完成改制的27个,占63%,未改的16个,占37%,重组的11个,占26%。在改革过程中,坚持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结合供销社的特性,优化资源配置,重新组建股份制等新型企业。以建立起科学的管理制度与运行机制,提高企业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使企业走出困境,焕发生机。望江县供销社对华阳、吉水、长岭、泊湖、赛口、沟口、向东、雅滩、古炉、麦元10个轧花厂,成功实施“双置换”后,按照棉花产业化发展的要求,打破地区、部门、所有制的界限,通过招商引资,利用原轧花厂的有效资源,重新组建了集生产、收购、加工、贸易及农业生产资料供应为一体的白云棉业集团。目前该司已发展拥有10家分公司、40个棉花收购服务点和一条年收购、加工棉花20万担的400型生产线,注册资本5000万元,总资产2.4亿元,员工300人。已经累计实现销售收入4.5亿、利税1500万元,带动棉花生产20万亩、农户8万户,成为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

  积极参与“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

  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中,安庆市供销社从实际出发,按照“加快发展、合理布局、优化结构”的总要求,利用基层社原有的经营设施,重点发展日用消费品连锁超市,恢复供销社在农村商品流通中的主渠道作用。潜山县供销社皖城商厦,是商务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首批试点企业,该企业选择一批基层供销社门店,采取租赁直销、合股经营、委托经营等方式,先后在各乡镇、村,建立连锁超市54家、配送中心一家、加盟店90家。首家连锁超市王河店开业当日客流量达4000人次。农民激动地说:“我们现在也能在家门口像城里人一样到超市购物了。”为确保试点成功,该企业制定了商品管理、会议联系、营业管理、商品准入和责任追溯等一系列制度,实行“统一配送、统一标识、统一质量、统一标准、统一价格、统一监管”,并设立消费者投诉中心,接受群众监督,维护连锁店的信誉。该试点企业被商业部授予“2005年度安徽省农村商品流通改革和市场建设试点工作优秀试点企业”称号。连锁超市不仅改善了农村购物环境、保障了农民消费者的权益,也发展了供销社的网络、重塑了供销社的新形象。

  建立以供销社企业为主的烟花爆竹安全经营网络

  烟花爆竹是供销社的传统主营商品,由于近年来管理政策的变化,市场呈现出多元竞争的格局。为确保供销社在烟花爆竹市场中的主渠道地位,安庆市供销社通过改善经营设施,发展连锁经营和总经销、总代理等流通方式,采取“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价格、统一标识、统一管理”的模式,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安全便捷、管理有效的经营网络。

  2005年,安庆市区烟花爆竹实行“禁改限”后,市社出资在系统内吸纳10名专业人员,组建了金雷烟花爆竹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全市烟花爆竹的批发及市区的零售经营。随后,该公司投资500余万元,按照国家危险品仓库的要求,经有关部门批准,新建了一座符合现代物流标准的专用仓库,开展烟花爆竹仓储配送业务。怀宁、枞阳、潜山、桐城、太湖等县(市)供销社,均先后组建了烟花爆竹专营公司,按照危险品仓库的新标准,重建了符合要求的专用仓库,承担起本地区的烟花爆竹经营职责,巩固了供销社在烟花爆竹市场中的地位。

  打造农资现代化经营服务网络

  农资流通体制改革后,农资市场异军突起,竞争尤为激烈。为适应这种变化,安庆市供销社以原有的农资公司、基层社门点和村级综合服务站为依托,积极加盟辉隆、农家福等大型农资经营龙头企业,建立上联省级公司或大型供货商,下联农资终端销售点,集采购、物流、配送、零售和科技服务为一体的农资经营服务网络。

  太湖县供销社与安徽辉农集团先后在太湖建立农资连锁店180多家,实行“统一配送、统一供货、统一价格”,联手打造覆盖城乡的农资经营服务网络,既满足了农业生产的需要,又保证了农资商品质量,得到了当地广大农民的好评。

  桐城市双港基层供销社在农资经营中,充分利用原“双代店”的经营设施,通过加盟安徽辉隆集团,在三个乡建立了35个农资连锁店,去年农资销售额高达3342万元,占当地农资市场份额的85%,通过农资销售既增强了供销社的实力,又扩大了影响。2006年该基层供销被中华全国供销总社评为全国供销合作社“销售百强”和“利润百强”基层社。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