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08年2月14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建一家农资店 惠一方老百姓
——石家庄市供销社打造农资经营服务网络纪实
本报记者 张曹保 通讯员 王彦生 单雅楠

  2004年以来,由石家庄市供销社具体承办、有关部门配合的兴办村级农资综合服务站和建设高标准“农资店”的“实事工程”,目前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四年多来,全系统共投资2600万元,兴办村级农资综合服务站2718家,规范建设 “六统一”的高标准农资店500家,通过村站和农资店每年为农民提供物美价廉的农资商9亿多元,供应范围覆盖全市95%以上的村庄,使多数农民能够不出村就能买上货真价实的农资商品,全市连续四年来没有假冒伪劣农资坑农害农事件发生。

  四年前,石家庄市委、市政府先后把兴办1500家村级农资综合服务站和建设500家高标准“农资店”列入全市为群众办实事工程,以解决农资市场混乱、假冒伪劣农资产品坑农伤农问题。石家庄市供销社不辱使命,创造性工作,提前完成和超额完成上级部署的工作任务。

  目前,以新业态、新机制、新形象和全方位服务为主要特征的村级农资综合服务站和农资店,成为石家庄市惠泽“三农”的响亮品牌,受到广大农民的普遍欢迎。

  编织服务网络:把方便送到千家万户

  过去,很多农民要买放心的化肥、农药、种子等农资商品,要到离家几公里、甚至十几公里远的乡(镇),既费时、费力,还增加了生产成本。现在,石家庄市接近一半的村建起了农资综合服务站或“农资店”,基本满足了农民就近购买“放心肥”的要求,被农民称为“办在家门口的便民店”。村站的工作人员经常深入农户开展调查研究,听取农民的意见,按照农民的实际需要,及时组织优质货源,广泛采取了预约订货、送货上门、拆整卖零、延长营业时间等便民措施,使农民买者顺心,用着放心,基本满足了农民不同季节农业生产的需要。

  目前,供销社农资市场占有率由建站前的55%提高到70%,有的县已经达到80%以上。如赞皇县建立村级农资综合服务站和农资店以来,每年为农民配送农资商品23000多吨,占全县需求总量的95%。当地农民高兴地说:“以前买供销社的化肥、农药,要到几里开外的镇上,买流动商贩的送来的化肥又担心上当受骗。现在好了,供销社把服务站建到了咱家门口,既省钱、方便、又放心。”

  拓宽服务领域:让农民得到了实惠

  石家庄是农业大市,农民最缺的是农产品市场信息和农业科技信息,最盼望的是全方位的服务。在村站和农资店建设过程中,供销社坚持急农民之所需,办农民之所盼。以新颖整洁的店容店貌,货真价实的商品,全方位的服务,提升了供销社的形象,让农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村站靠配送中心规模进货,取得了价格优势,主动向农民让利,使农民买到质优价廉的农资商品,仅此一项,每年为农民节约开支2000多万元。村站和农资店由单一的商品供应向全方位服务转变,每个站点服务项目少则三、四项,多的十余项,包括送货上门、发布农产品市场信息、农业科技咨询、农机具维修等等。有的村站聘请村干部或有威望的农民担任监督员,通过他们反馈农民的意见,监督综合服务站工作,使农资综合服务站逐步办成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有的村站和农资店还开办了庄稼医院,定期聘请农业技术人员坐堂问诊,开展测土施肥、配方用药、病虫预报,指导农民科学生产和经营。

  鹿泉市上庄村的农资店,为了指导农民科学种田,不仅为农民消费者订阅了《河北科技报》等报刊,还自己出资,办起了上百亩的试验田,为农民试验农资产品的药效、肥效,还检测、试种新引进优良品种的丰产、抗病虫害等品质,做到品质不优良的产品坚决不出售给农民,极大地方便了农民,在提高农民种田的科技含量、增产增收上贡献了自己的独特力量。

  赞皇县南关村示范服务站大力实施科学施肥工程,向服务区内的农民发放明白纸1500张,为1.1万户农田和1.6万亩枣树进行土壤测验,制定科学施肥方案,受到农民的欢迎。灵寿、平山等县的村站,一方面为农民提供优质商品与农业科技服务,另一方面也为农民推销农副产品开辟新路。

  为了方便农民,有的村站对资金有困难的农民开展换购业务,以农产品换购化肥、种子等农资商品,一年来,全市供销社系统通过服务站为农民推销农副产品1.2亿元。栾城、灵寿县的一些村站和农资店与村委会联合办起了广播室、棋牌娱乐室、阅览室,在为农民群众提供生产、生活服务的同时,又把精神文明直接传播到农村社会最基层,成为开展文化、科技宣传阵地建设的有效载体。

  健全管理机制:使农民买到放心商品

  村级农资服务站和农资店建设前,农民反映最多的就是“一高”、“一乱”。即农资商品价格高,农资市场秩序乱,农民最怕的就是买到假冒伪劣商品。石家庄市在村级农资服务站建设中,坚持 “四统一”标准和 “五有”规定即:统一标识、统一配送、统一服务规范、统一管理。有完备经营设施、有经营资质、有合格经营人员、有进销台帐和销售发票,有授权经营和管理协议。2006年规范建设了500家高标准农资店,采取“六个确保”: 证照齐全、底账清楚、设施完备、面积达标、店面整洁、陈列美观;实现“六个统一”:统一形象、统一标准、统一配送、统一价格、统一着装、统一管理;提供“六项服务”:科技服务、信息咨询、质量监测、上门送货、测土施肥、预约订购,进一步提高了服务水平。

  为加强管理,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县(市)区供销社和工商局联合成立了农资市场管理办公室,加大市场清理整顿力度,积极开展农资打假活动,有效遏制了假冒伪劣商品坑农害农现象的发生,从源头上改变了农村农资市场经营混乱的局面,流动商贩、无证销售、不讲信誉的农资经营网点逐步减少。村站建设以来,全市供销社系统新增农资零售网点739个,通过优质服务竞争、市场清理整顿,社会上无证经销网点减少了400多家。

  如今,农民普遍反映:现在走街串巷的不多了,坑农害农的事情没了,村站的东西买着放心,咱农民不再害怕买到假冒伪劣农资,党委和政府不再担心由于假农资坑农害农带来的群体上访事件的发生。如平山县2004无证经营化肥的个体户最多时达到150个,农民上当受骗的事件常有发生,常常引发不稳定因素。建设村站和农资店后,以服务、价格、诚信赢得了农民的信赖,把到其它网点购买农资的农户都吸引过来,100多家无证经营户自动停业,几年来,杜绝了假冒伪劣农资坑农事件。该县县委书记说:“供销社建立村级农资综合服务站,稳定了农村局势,为农民办了一件实事、好事。”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