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个月以来,重庆市开县陈家柑桔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内,一派车水马龙的“大生产”繁忙景象,平均每天有四五百人在这里集中进行红桔剥皮和柑桔分级、打蜡、套装保鲜袋等加工,一车车从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采摘下来的脐橙运到这里进行初加工和包装后,不断地运销到全国各地;堆积如山的红桔乙、丙级果摆脱滞销烂果的命运。桔皮现场被加工成市场紧缺的轻工原料“芳香油”,成为市场“抢手货”,桔瓣集中组织销售给汇源集团万州果汁厂。这是开县陈家柑桔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在开县供销合作联社的指导下,解决入社农户今年柑桔销路不畅、桔农增产不增收难题的具体举措。
组建于2003年的开县陈家柑桔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是开县长沙镇柑桔专业合作社的“龙头”,联合了古迹、狮寨、一心、福城、浦里共5个柑桔专业合作社。该联合社针对2007年柑桔增产丰收、市场价格大幅度下跌、销路不畅、桔农出现严重卖难的情况,积极组织柑桔加工转化助农增收。由联合社提供生产场地和房屋设施,搭建加工转化平台,统一组织收购各专业社严重滞销的红桔乙、丙级果,组织当地农民工集中开展剥皮加工。利用自动机械化设备对脐橙集中实行分级、清洗、烘干、打蜡、套袋和包装,提高了商品化程度,提升了交易价格。仅10多天时间,已加工转化和销售柑桔1000余吨。据统计,到2007年底,该联合社就地加工转化和组织外销柑桔6000吨,平均每吨柑桔价格提高200多元,帮助桔农增收120万元。此外,还增加当地农民工劳务收入80万元左右。(蔡文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