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以来,我国南方14个省份发生了多年罕见的冰雪灾害,由此导致了许多公路关闭、航班停飞,大量旅客涌向铁路,这给今年的铁路春运造成了巨大压力。北京出现多趟列车晚点,广州、长沙等地数十万旅客滞留车站。1月29日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紧急赶到湖南指导抗灾救灾工作,并到长沙火车站看望滞留车站的旅客。随后,温总理又于1月30日晨赶到广州火车站,慰问滞留在此的旅客,并向全国的铁路系统提出要发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作风,打好抗击冰雪灾害这一仗。
为此,本报记者连日来就铁路系统抗击风雪灾害、确保春运安全进行了采访。
旅客:今年购票格外难
1月25日,下午两点钟,北京西站地下二层售票大厅。54岁的李女士,站在买票队伍的前端,侧身紧靠着售票窗口前的排队栏杆,不断招手示意,让排在她身后的旅客向前递补买票。
记者挤过去采访,她解释说:“我准备买晚间的预售票,不能耽误其它旅客的行程”。
为了买到从北京回广东湛江的预售直达火车票,当天中午12点,李女士匆匆扒拉完一碗面条,就赶到了地下售票大厅,排队等候晚上7点车站放票。
这已经是她第4次来北京西站排队。前3次都提前4个小时左右来排队。尽管每次都排在队伍前列,但总是功亏一篑。上次排在第5位没有买到票,这次提前7个小时赶到,排在了第3位,她的心情仍然惴惴不安,还在跟前边的旅客交流:“排在第1位的买票应该不成问题,第2位的都不一定,更何况第3位呢?”。
当天晚上7点,李女士最终如愿以偿买到了直达车票,排在她身后的旅客都没有买到票。
为何今年买票如此之难?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今年由于国家休假制度调整、铁路继续坚持票价不上浮等多种因素,直接带动了铁路客流的大幅度增加,春运期间铁路运输服务压力和难度进一步加大。加之近期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了严重的雨雪天气,导致高速公路的限速、封闭和航班的晚点、停飞,使得大量旅客选择铁路出行,铁路运能愈发紧张。
记者通过铁道部公布的信息了解到,今年春运期间预测发送人数同去年相比增加1368万人,比去年增加8.3%。铁道部一位官员表示,目前来看,今年发送人数远远超过了之前的预测。
铁路:多措并举保平安春运
1月28日中午,记者来到北京西站,一楼售票大厅之外用长绳拉起了蜿蜒数百米长的购票通道。北京西站公安段的警察在旁边维持秩序、引导人群沿着通道排队进站购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干警告诉记者,西站铁路警方要求全员随时待命,以应对可能发生的滞留现象。
目前除西站公安段300名铁警全部上岗外,北京铁路公安局也支援了200名警力。与此同时,北京、天津、石家庄每地均预留200名警力,如果北京西站出现警力不足,这600名警力随时支援北京。
记者当天了解到,由于遭到暴风雪袭击,受京广线中断影响,北京西站多趟列车晚点,大量旅客在车站等候上车。北京西站已经启动春运黄色预警,采取了停止发售站台票、旅客凭当日车票在开车前四小时以内进站候车、在地下二层开辟临时候车区、站前天桥实施临时管制等多项措施保障旅客安全乘车。
1月29日,针对广州站滞留旅客现象,铁道部官员介绍通过呼吁旅客在广州过年、紧急调度内燃机车、增开大量退票窗口办理全款退票等项措施已经疏散了70多万滞留旅客。
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由于受到大范围灾害性雨雪天气影响,全国部分铁路发生大面积晚点,一部分旅客滞留车站。铁道部已紧急要求各铁路局以最快的速度恢复行车秩序,疏散运行滞留旅客;对于目前滞留车站的旅客,要做好餐饮供应工作,免费提供食品和饮用水;对于滞留列车,要提供充足的取暖用煤用油和燃料。当前铁道部正在努力恢复铁路输电,争取尽早疏通京广线铁路,保障南北通道畅通,确保输送旅客安全回家。
铁道部:临客有保障
记者采访中发现,春运过程中一些地方出现旅客购票难、滞留的现象,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是一些旅客对于临时客车的安全状况有所顾虑,希望买到直达列车票;此外,当前铁路运能与乘客需求之间的矛盾也成为影响春运安全的不利因素。
就上述问题,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比起图定列车,临客的服务条件相对要差一些。但是铁道部对春运期间临客的服务质量非常重视。铁路部门已经提前着手,采取了一系列的有力措施。春运前,铁路部门对投入春运的所有客车和机车特别是担当临客任务的客车和机车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整修,只有达到质量标准和安全要求的才允许上线运行。
为了努力提高临客服务设施标准,铁道部按照图定普通旅客列车的标准,对临客服务设施进行了整治和验收。
为了努力提高乘务人员业务素质,对抽调担任临客乘务的人员,都提前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脱产业务培训和实习。同时,抽调业务骨干担当每趟临客的列车长、餐车领班、检车员和乘警,保证临客的安全和服务质量。
对于社会各界关注的一票难求这个问题,王勇平坦承根本原因是铁路运输能力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供求矛盾非常突出,这在春运期间表现更加明显。
要彻底解决春运买票难的问题,王勇平认为根本出路是加快铁路发展,尽快建成发达完善的铁路网。到那时,我国铁路运能紧张状况将根本性的缓解,“一票难求”的状况将会明显改善。(本报记者 王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