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总社就召开工作会议,研究谋划新一年度工作安排,非常及时。这是新时期、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
刚刚过去的一年,在总社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坚持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进展。全省供销社系统销售总额334.63亿元,增长35.57%;利润总额3.79亿元,增长62.96%。省社投资企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成功实现“双突破”,提前3年完成“十一五”目标:销售总额突破百亿大关,达101.4亿元,增长62%,利润总额突破亿元大关,达1.09亿元,增长132.96%。全系统连锁企业总店505个、配送中心295个,连锁店7270家,综合服务社达6843家;专业合作社1116家,入社农户85.6万多户;各类协会195家,入会会员2.3万多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0个,其中国家级1家、总社级10家、省级12家。当前,系统上下精神振奋,干劲倍增,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显著增强,供销社在党委政府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社会形象明显改善。
围绕贯彻落实回良玉副总理的重要讲话、白立忱同志工作报告和本次会议提出的各项工作任务,初步研究,2008年我省供销社总体工作思路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总社四届四次理事会议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为农服务,坚持科学发展,着力实施“六大战略”,提升各项工作水平,努力实现我省供销合作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努力成为我省农民经济合作的带动力量、农村现代流通的主导力量、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骨干力量,在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促进城乡双向流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重点抓好六个方面工作:
(一)大力实施网络拓展战略,努力提升“新网工程”建设水平。加快培育“新网工程”龙头企业,增强辐射带动功能。加快农村综合服务社建设,加大对传统网络资源和社会各类网点资源的改造、整合、提升、优化。加强系统联合合作,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参与,以产权为纽带,实现联合发展。加强配送中心等网络体系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供销社连锁企业信息化水平。积极创新连锁网络运作方式,大力拓展、完善网络社会化服务功能,提高“新网工程”使用效率。
(二)大力实施开放办社战略,努力提升合作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规范、发展专业合作社。认真贯彻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坚持开放办社,广泛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引导农民组建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发展、提高、巩固、完善上狠下功夫,强化规范运作。推进品牌建设,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健全销售网络,注重搞好与龙头企业对接。大力创办行业协会、农产品专业协会和农村经纪人协会。增强对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联合、服务和带动功能,主动担负起组织、引导、协调、管理和规范的职责,积极组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
(三)大力实施实业兴社战略,努力提升供销社市场占有水平。以市场为导向,加快供销社企业体制机制创新步伐。推动产权流动、优化产权结构,进一步深化和规范社有企业改革。大力推进社有企业的战略性重组,培育一批企业集团,着力打造供销社产业集群。注重资本运作,加大直接融资力度。依法完善、健全社有资产监管、运营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提升社有资产运营质量和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积极拓展新型产业和领域,提高社有企业市场占有率。
(四)大力实施龙头引领战略,努力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进一步加快龙头企业建设发展步伐。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为载体,积极组织农民发展优势农产品基地。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创造条件推进批发市场升级改造,逐步办成现代物流配送中心或改建成连锁超市,促进农副产品与加工企业、专业批发市场、连锁超市等网络的有效对接,扩大农产品购销。
(五)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努力提升社有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进一步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努力培育供销社新的经济支撑。积极争取实施各类涉农项目,提升为农服务水平。适应地方经济发展要求,力争上一批大项目、新项目。结合“新网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项目库建设,着力强化项目的更新与扩容。注重把项目建设与招商引资有机结合,引进资金、项目、技术和管理,推进全省供销社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六)大力实施人才强社战略,努力提升经营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和人才队伍建设。从发展中国特色供销合作事业大局出发,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广泛引进各类人才。进一步完善对全省供销社和投资企业目标考核管理,强化对本级投资企业班子的考核管理。加强供销社和谐文化建设,加强职业教育培训,切实增强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科学发展的意识和理念,不断提升供销社员工素质和能力,为中国特色供销合作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