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2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冰天雪地里的一场突击


  1月22日,浙江省送变电工程公司抗冰抢险突击队员顶着刺骨寒风,在零下5摄氏度的冰天雪地中修复被冰雪损坏的铁塔。连日来,冰冻天气笼罩华东大地,受此影响,绍兴西南地区一条500千伏线路发生导线断裂和铁塔折断事件。目前,灾害性天气还在进一步加剧,电力职工表示将尽最大努力尽快修复工程。 中新社发 苏立建 摄 (cnsphoto供图)

  对于这次雨雪天气造成的影响,温家宝总理作出重要批示,要求高度重视这次雨雪天气给各地生产、运输和生活带来的影响,及时了解情况,加强协调配合,切实解决群众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防止出现大的事故。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领导同志的要求,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工作到位、人员到位、措施到位,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生产生活秩序,最大程度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受灾——

  不仅仅是数字

  自1月12开始,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强冷空气影响,出现了入冬以来最大幅度的降温过程。根据民政部23日17时发布的灾情信息,此次雪灾已造成安徽、河南、湖南、湖北、重庆、四川、贵州、陕西、甘肃、新疆等10省(区、市)3287.9万人受灾,死亡8人,紧急转移安置19.1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505.9千公顷;倒塌房屋3.1万间,损坏房屋11.5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62.3亿元。其中湖北、湖南、安徽三省灾情较为严重。

  近一段时间来,我国十几个省份持续出现雨雪、凝冻等天气,部分地区出现大雪或暴雪,导致公路、民航等交通运输大范围受阻,旅客大量滞留,农副产品供应紧张,部分地方供水管道破裂、房屋损坏,一些牲畜被冻死、农作物遭受冻害,农牧业生产和群众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据中国气象局预报,此次强降温、降雪天气仍将持续一段时间,局部地区将有大到暴雪;1月25日至27日,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南部、黄淮、江淮、青藏高原、西南地区东部、江南、华南等地自西向东还将出现一次较明显雨雪天气过程。

  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日前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做好防范应对强降温降雪天气。那么,强降温雨雪天气究竟给各地的安全生产、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各地又是如何应对这种天气情况的呢?

  交通——

  事故频发  运力吃紧

  强降温天气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交通了。由于近期这种恶劣天气的影响,很多地方高速封路,交通拥堵,再加上正值春运高峰,对出行的人们带来了很多烦恼。然而,除了时间上的浪费,更严重的是交通事故频繁发生,造成的伤亡情况令人心惊。

  据了解,受北方强冷空气的影响,自1月12日以来,贵州大部分地区气温持续降低,出现了罕见的凝冻天气,致使境内多条高速公路凝冻,有在外地打工返乡的民工竟被困路上三日三夜。面对这几十年不遇的雪灾,当地公路管理部门共在路面上洒下700吨盐稀释冰块。至1月22日上午,贵阳境内受困高速公路的车辆有3800辆左右,受困人员为2万余人。

  1月19日20时35分,新藏公路普兰支线遭遇暴风雪袭击失去联系的11名警地人员在暴雪中被困33小时后被发现。由于道路积雪厚度较大,抢险机械设备和人员搜救速度缓慢

  据西藏阿里气象部门报道,1月18日凌晨,新藏公路普兰支线突降暴雪,道路积雪厚度达到30厘米,气温骤降至零下30摄氏度左右。18日以来,武警官兵和部队共计营救车辆18辆,人员56人。

  而冰雪影响的不止是人们的出行,还有物资运输。由于时值寒冬,煤炭资源运输非常重要,但是目前的道路交通状况,使得电煤运输很紧张。来自交通和铁路部门的消息称,为了缓解电煤紧张的状况,交通部门正在紧急调拨海外运力,铁路部门则实行电煤运输“有请必装”。

  交通部水运司运输与安全处副处长傅锦秀介绍说,中远集团从海外调回11条船,中海集团改造4艘油轮,这样将近有90万吨的运力投入国内煤炭运输,可以缓解煤炭紧张的状况。

  截至22日,全国主要由铁路供应煤炭的电厂电煤库存量不到2000万吨,按当日耗煤224万吨计算,可耗天数不到9天。铁路部门实行电煤运输“有请必装”,一路绿灯。对电煤消耗量大而且运输比较困难的江西、湖南、湖北、四川、北京天津等地区优先保证,努力使各大电厂的存煤量保持在警戒线以上。

  灾情——

  湖北、安徽受灾严重

  1月21日,湖北民政厅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这次强降雪使湖北780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14亿元。当日16时,民政部启动国家救灾应急四级响应,应对该省目前遭遇的雪灾。 

  1月12日以来,湖北省持续出现低温雨雪天气,大部地区遭受雪灾和低温冻伤灾害。10多天来,湖北省政府及时下拨1720万元冬春救灾资金用于解决雪灾和春节前冬春灾民生活救济;该省民政厅先后向灾区紧急调拨救灾棉衣被6.8万件床,专门下发做好雪灾救灾工作的紧急通知。 据了解,湖北省民政部门实行24小时救灾值班,对雪灾灾情实行临时日报和零报告制度,各级民政部门工作组正深入灾区查灾核灾,对受灾群众采取投亲靠友、借住房屋方式进行分散安置,对住危房群众一律提前进行转移。 

  在安徽省,鉴于雪灾灾情扩大及近日可能再次到来大范围降雪,安徽省民政厅22日夜紧急启动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Ⅳ级响应。这次强降雪造成局部地区大量果树、林木、毛竹折断,蔬菜大棚、养殖场棚和工业厂房受损,部分房屋倒塌或损坏,道路交通遭受严重影响,电力、通讯等设施损坏严重。

  根据1月22日统计数据表明,六安、黄山、合肥等12个市受灾人口300余万人,转移安置4200多人。灾情较重的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区有50多个乡镇道路不通,部分乡镇电话、供电中断。

  电力——

  多条输电线路被冻坏

  由于大范围的降雪天气,很多输电线路被冻坏,有的杆塔被压坏倒塌。从而造成部分地区电力不够,造成“电荒”,影响了正常的生产和生活。

  1月20日,由于持续大范围的雪凝天气,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境内的凯里电网遭遇严重的冰冻灾害,当地电力职工紧急抢修冰冻灾害严重的电力设施。据了解,自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14日以来遭受特大冰灾袭击,到21日,此次冰灾累计已造成全州7个县供电中断,累计受灾户数达12.98万多户。

  1月23日9时至13时许,位于咸梦线通山境内126号、127号、128号三个供电铁塔发生倒塌事故,使湖北原本已经严峻的供用电形势雪上加霜,13个电网拉闸限电。但是考虑到交通、天气及基础施工养护,据说湖北省电力公司预计最快恢复约需50天。

  湖北省电力公司已于14日启动应急机制,主要有六项措施:一是加强电网运行控制,合理安排运行方式,确保电网安全;二是加大需求管理,坚决按照省经委下达的拉闸限电序位表实施计划用电;三是加强设备巡视维护,加强抢修力量,全力恢复供电;四是督促各省调电厂加大电煤储运力度,防止缺煤停机进一步扩大;五是加大煤炭信息收集工作,分赴各火电厂核查存煤及来煤信息;六是积极争取国家电网公司和华中电网公司支援,尽力组织落实电力资源。

  全民总动员

  发起与雨雪的一场恶战

  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日前发布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高度重视强降温降雪天气防范应对工作,采取有效措施,保证生产生活安全。

  交通——

  保证运输安全通畅作为重中之重

  交通方面,要努力维护安全畅通。当前正值春运,人员出行频繁,学生、外出务工人员放假返程处于高峰期,交通运输压力增大。各地区交通、铁道、民航、水运部门要把保证运输安全畅通作为重中之重的任务,根据天气情况,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切实安排足够的运输工具和人员,狠抓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

  公安、交通部门将组织加强对事故易发路段的巡逻,科学运用封路、间断放行、组织车辆分流、除雪除冰防滑等措施,尽力减少暴风雪天气对公路交通的影响,全力保障高速公路、主要国道、省道的安全畅通,全力做好旅客疏导工作。

  铁道部门将充分考虑雨雪天气铁路客流骤增的情况,加大运力配置,加强设备设施检查整修,确保安全畅通。

  民航部门将针对暴风雪、大雾、霜冻对机场和飞行器可能造成的影响,组织制订和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及时清除跑道、飞机上的冰雪,确保飞行安全。各有关部门密切协调配合,妥善安排好滞留旅客和司乘人员的食宿、医疗等服务工作,切实维护良好的交通运输秩序。

  生活——

  确保城乡群众生产生活秩序

  为了确保城乡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将采取有力措施,保证暴风雨雪等灾害天气情况下群众的正常生活和市场供应。

  建设、电力、通信等部门和单位要抓紧组织对受损的供水、供电、供暖、供气、通讯等基础设施进行抢修,防止出现大面积、长时间停供现象。做好危旧房屋的除险加固,特别是要确保农村中小学校舍、卫生院、敬老院等的安全,一旦发生危险,要立即组织转移安置。

  要组织好粮油、肉、蛋、菜、奶等市场供应,加大市场监管力度,科学平抑商品物价,满足市场需求。

  旅游部门要加强对各旅游景点设施设备的安全管理,及时提示和劝阻游人在恶劣天气情况下冒险出游。卫生部门要组织做好医疗救助准备工作,满足群众就医需要。

  气象——

  加强检测预警和信息发布

  为了提前做好对恶劣天气的应急工作,通知要求各地要加强监测预警和信息发布。各级气象部门要加强分析会商,密切关注天气变化趋势,及时做好暴风雪、强降温天气过程的监测、预报、预警工作,特别要做好中短期、精细化预报。

  对可能发生的灾害性天气过程,气象部门要及时向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大众通报预测预警信息,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报纸等各种新闻媒体,充分发挥电子显示屏、公众广播、手机短信等作用,及时向社会广泛公布灾害预警信息和简明防灾避灾办法。

  县、乡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基层组织和单位在收到雪灾天气预测预警信息后,应及时组织通知受影响的群众,做好防灾避险准备。

  如何应对雪灾和道路积冰

  在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组织编写的《市民公共安全应急指南》里提到了如何应对雪灾和道路积冰情况。

  什么是雪灾

  指冬季、春季出现的强降温和大风伴随降雪或大风卷起地面积雪的天气。对道路交通、城市居民生活和牧业生产危害极大。

  雪灾预警信号系统

  雪灾黄色预警信号:12小时内可能出现对交通或牧业有影响的降雪。

  雪灾橙色预警信号:6小时内可能出现对交通或牧业有较大影响的降雪,或已经出现对交通或牧业有较大影响的降雪并可能持续。

  雪灾红色预警信号:2小时内可能出现对交通或牧业有很大影响的降雪,或已经出现对交通或牧业有很大影响的降雪并可能持续。

  防护措施

  下大雪以前:注意收听天气预报。做好防寒准备,包括室内取暖设备及衣物。食品准备充足。

  应急措施

  下大雪时:汽车减速慢行,路人当心滑倒;必要时封闭道路交通。老、幼、病、弱人群不要外出,注意防寒保暖。关好门窗,紧固室外搭建物。船舶进港避风。高空、水上等户外人员停止作业。

  雪停后:道路湿滑,车辆慢行。有关部门做好融雪、道路积雪清扫工作。

  道路积冰

  地面温度低于0℃或大雪过后路面常出现积雪或结冰现象,极易发生交通事故或行人摔伤。

  道路积冰预警信号系统

  道路积冰黄色预警信号:12小时内可能出现对交通有影响的道路结冰。

  道路积冰橙色预警信号:6小时内可能出现对交通有较大影响的道路结冰。

  道路积冰红色预警信号:2小时内可能出现或者已经出现对交通有很大影响的道路结冰。

  道路积冰时要注意:

  汽车司机要特别注意路况,安全驾驶。

  行人出门要当心路滑跌倒。

  老、幼、病、弱人群不要外出。

  必要时关闭道路交通。

  (安  集)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