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专家预言,未来的农化产品市场竞争就在农化服务上,但企业如何完善农化服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呢?我想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要从被动的售后服务转为售前售中指导,防患于未然。从农民的需求来看,现在农民最缺的是不知道新产品的特性,以前农民习惯于使用尿素、碳铵等单质肥料,当植物生长不良时,他们能够根据经验适当补施某一种类的肥料,而当新的复合肥产品进入市场时,农民便一片茫然,不知道该怎样使用,他们要么选择不买,要么买回去之后依照以前施用单质肥料的经验去施用,这就不可避免的出现烧种、烧苗或者不发苗的问题,此时他们首先怀疑的是肥料质量有问题,而不是自己施用方法的问题。如果仅仅有售后服务,那只能给农民解释说这是施肥方法不当所引起的问题,但这样一来不但给农民造成损失,更重要的是可能影响到公司在农民朋友心中的信誉度。如果能够在出售肥料之前给农民讲清楚产品本身的特性以及施用注意事项,这就等于是打了一个预防针,同时依据肥料特性施肥还可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避免农民出现“钱没少花,肥没少施,力没少出,粮没多打”的现象。
其次,农化服务必须是真正树立为农民服务的意识,不能搞任何形式主义,不能单靠发点资料就万事大吉,农民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直观的解释,可能根本不会阅读传单上的内容。搞好农化服务就是要深入到农村中进行广泛科学的调查研究,依照实践-理论-实践的科学原理,要向当地农技人员、村支书、种植大户了解当地土壤需肥情况及农民施肥习惯等问题,听听农民对农产品的呼声,看看对支农行业的要求,分析农化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其他行业对客户服务的形式,充分掌握农村的第一手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加以概括,总结出适合本企业的农化服务体系,从而在未来的实践中科学引导农民,将农化服务开展得有声有色,为广大农民朋友所接受。
三要有针对性。服务内容上,提供“测土、配方、生产、供应”一条龙服务。要健全服务网络,不仅从农技人员、测土仪器等硬件上加强,而且还要在服务措施上创新、搞活、深化,选准突破口,使测试土壤养分、配方施肥等方法入村到户,通过技术讲座等多种形式,让农民认识到科学施肥的重要性,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但农民对土地的营养状况并不了解。以前种地靠的是祖祖辈辈留下来的经验,提供农化服务可以使农民知道肥料要用到点子上,要平衡施肥,配方施肥,同时也可以提高企业在农民心中的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