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山“三上三下”抓烟叶生产
本报讯 烟叶产业是湖北兴山县五大农业特色产业之一,不久前,在兴山县召开全县烟叶生产工作会议上,提出2008年烟叶生产的“三上三下”措施。2008年,全县烟叶种植面积3.5万亩,产量9.5万担,收入5000万元,税收1100万元,其中榛子1.5万亩,4.1万担,黄粮1.4万亩,3.8万担,南阳4000亩,1.1万担,高桥2000亩,5000担。
为落实任务目标,会议要求搞好产业宣传,搞好政策宣传兑现,搞好任务分解落实,集中力量组织攻坚。要做到烟叶漂浮育苗、平衡施肥等技术要达到100%,大力推广病虫害联防联治、密集式烘烤、集约化种植、农业机械化、成熟期采收等,全面实施烟叶生产标准化,不断提升烟叶品质和烟叶生产水平。建设好5000亩部分替代进口烟叶示范基地;切实搞好生产服务,在构建烟农合作社上下功夫,逐步把烟农合作社建设成组织烟农生产、推广先进技术、协调各方利益的法人实体,充分发挥其在烟叶集约化育苗、专业化机耕、专业化植保、专业化基础设施管护、专业化烘烤、专业化运输中的主导作用,逐步实现烟叶标准化、集约化生产。(矣阁 李圣军)
兴国督导帮扶烟农抓生产
本报讯 2007年12月7日,江西省兴国县召开2008年烟叶生产工作调度会。会议通报了该县当前烟叶生产情况,并就2008年烟叶生产工作进行了部署。
会议认为烟叶生产是该县抓好三农工作的重点工作,各级乡镇应该通过抓好烟叶生产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会议提出要充分认识到当前烟叶生产中存在的不足,从而在认真分析原因,强化措施,加强目标考核管理,在落实措施上,勇于创新工作方法,努力提高工作水平,并通过强有力的奖惩加强各责任人的考核评比工作。会议强调:各乡镇和烟草部门工作人员会后要迅速行动起来,加紧对全县烟农的督促、指导和帮扶工作,要充分调动烟农的积极性,确保2008年烟叶生产的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会议要求将烟叶生产工作列入该县发展产业的重点工作之一,发展产业又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现在正值烟叶生产的关键时期,各乡镇,各相关工作人员要以饱满的工作热情高度的责任感投入到烟叶生产等工作中来,把这项致富产业抓好、抓出成效。(何窘)
上杭以项目带动烤烟生产
本报讯 连日来,福建省上杭县湖洋乡古楼村紧锣密鼓组织农机服务队下田机耕起垄,烟农们忙着在田间下条沟基肥、整畦盖膜、培育壮苗等前期工作。乡里还为该村规划了4个50亩以上烟区,引入4个外来种烟大户,新建4个密集式烤房群,完成路基工程2000米,清理水渠5000米,为申报明年烟基立项打下扎实基础。这是该乡以项目促进烤烟生产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该乡紧紧围绕“抓烤烟促项目谋发展”的工作思路,做好宣传发动,利用各种会议、在居住集中区张贴宣传标语等形式,形成发展烤烟生产的良好氛围。同时由乡里规划烟区,做到统一规划、统一地段、统一机耕起垄、统一品种,打造优质清香型烟叶品牌,并制定奖励措施,重点奖扶种烟大户,提高奖励待遇,乡村干部和烟草站齐心协力抓烤烟,做到责任到人,任务落实到村、户。在此基础上,全乡已规划连片集中百亩以上的烟区6个村,同时培育12个50亩以上种烟大户,使该乡形成烤烟产业规模,确保农民增收。(萧仪)
大乌江镇完成2008年统一育苗
本报讯 贵州省余庆县大乌江镇是省级一类贫困乡镇,长期以来,该镇烤烟育苗实行的是烟农各自育苗,由于技术、劳动力等问题,有的烟农种植的烤烟质量低,效益不高。
为推行烟叶生产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提高烟苗质量,把农民从繁琐的育苗环节中解脱出来,今年大乌江镇创新育苗体制,做到政策早宣传、地块早落实、物资早就位、技术早培训,全部统一育苗并全面推行商品化。县烟草公司拨付扶持资金,向育苗户无偿提供大棚膜、育苗基质等育苗材料,同时结合烟农诚信管理,采取扶持政策。目前全镇漂浮育苗基地全面完成,所育烟苗已被预订一空,实现百分之百商品化集中育苗。(熊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