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
▲ 17亿成交额 凸显供销社农副产品贸易潜力—— 2007年底9月下旬,第九届江苏农业国际合作洽谈会·供销合作专场以农副产品贸易额17亿元的成果圆满落幕。同时供销合作专场的另一成果更为显眼:邀请了全球20强超市中的家乐福、欧尚、易初莲花、大润发、时代等大型外资超市和中国10强超市中的联华、华联、苏果、农工商以及供销合作社系统的销售额超亿元的14家超市参会采购,其中4个超市是世界500强企业。
这次参会企业176个,其中中外超市43个、农业龙头企业92个、专业合作社34个、大型农产品市场7个。参展商品420多个,总成交17.68亿元,受到了参会企业的好评。
▲ 安徽辉隆集团——2007年7月,淮河流域发生了继1954年以来又一次全流域性大洪水。
“辉隆集团救灾化肥调运原则上在8月底前结束,各有关县政府要按照恢复生产的需要及时将救灾化肥供应到受灾农民手中!”7月26日,安徽省发改委会同省财政厅、省供销社、省农委、省物价局五部门联合下达了救灾化肥计划。一个月时间,要将3万吨救灾化肥供应完毕,时间紧迫,任务繁重,辉隆集团紧急动员,全力投入救灾化肥供应工作,截至9月12日,已圆满完成全省33个县(区、市)3万吨救灾化肥供应任务,为灾区人民恢复农业生产,灾后重建家园提供了保障。
▲ 供销合作社为农产品卖得好架桥铺路——河北清苑县李庄乡的草莓种植户李老伯心里喜滋滋。2006年,他参加的李庄乡草莓专业合作社在供销社的帮助下,注册了“七品红”商标,价格比市场上的其它草莓每斤多卖0.2—0.5元,一年下来,全家的草莓收入达1.5万元,比上年多收3000多元。
“有了品牌真是大不一样啊!”李老伯十分感慨。
“千社千品”工程启动以来,各地供销社发挥自身优势,引导专业合作社实行标准化生产,及时完成品牌注册;对已经完成品牌注册的专业合作社,帮助他们尽快完成国家产品质量认证,并加强品牌的保护、宣传和推广。
▲ 社区服务闯出一条新路子——山东省禹城市张庄镇黎济寨社区服务中心2006年9月建成,占地4000平方米,拥有日用品超市、生产超市、水暖建材、洗浴、理发、医疗、餐饮等经营服务项目,农副产品信息、劳务用工、司法调解、法律咨询、保险、旅游等中介服务项目和老年活动、健身娱乐、图书阅览、知识讲座、技能培训等公益服务项目,服务周边十几个村庄8000多人。2006年11月9日,省供销合作社专门在禹城市召开了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现场会,要求在全省推广其做法。
▲ 农村来了“贴身保姆”——自从村里成立了社区服务中心,江阴南闸镇龙游村村民陆惠芳的乡村生活也变得丰富多彩:早上去社区服务中心的广场晨练顺便买菜,下午去图书室借些养生保健或烹饪书,晚上去广场跳跳舞,有江阴锡剧团或地方剧团献演时就去听听戏……说起这个社区的服务功能,陆惠芳说,就像来了个贴身保姆。
2007年,像龙游村这样的三星级社区服务中心在锡已开设了60家。这些服务社基本集购物、休闲、体育建设和医疗于一体,设有农资超市、农家书屋、医疗卫生康复中心、菜场、超市、中介服务等一系列服务机构,甚至还有代办保险、代理法律事务、职介、旅行、订机票、消费权益投诉等服务,功能之齐全一点不比城市里的社区差,成了农民购买生产、生活资料和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新场所。(本报资料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