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
◆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
2007年7月10日,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与中国移动系统合作的“供销通”项目试点工作于当日启动。
总社有关部门负责人强调,运用现代流通方式改造传统经营网络,以信息化带动农村流通现代化,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支撑。据介绍,由总社与中国移动联合与合作实施的“供销通”项目,就是基于中国移动的信息技术平台、无线传输网络以及“供销通”信息机和手机等移动终端,充分整合和发挥双方在各自领域的行业、网络和信息资源优势,在为农民和供销社经营企业提供信息服务,解决农村信息“收集难、发布难、交换难”的同时,根据供销合作社的需求特点,通过电子信箱、网络界面以及短信、语音等无线接入方式,为农民和企业提供信息采集、存储、检索、监测、发布等信息流服务;订货管理、库存管理、配送管理等商流和物流管理;资金归集、结算、身份认证、支付、收费充值等资金流管理和电子商务;商品防伪、诚信体系建设等公共服务,使之逐步具备全面的商品流通管理、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和公共服务功能,满足“新网工程”农业生产资料等四大网络商品购销信息、物流管理和资金结算的信息化管理需求。此项目不仅可以大大提升供销社网络的市场竞争力,而且对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 北京市供销合作社 ◆
北京市供销社为配合市政府“解决京郊农村人民用药安全有效、方便”的部署,近几年大力筹备农村医药连锁经营网络建设。该社以北京郊区药品连锁竞标为契机,在门头沟、通州、延庆、顺义、平谷、房山等郊区县分别参与了金象大药房、医保全新、嘉事堂、区县药材公司的连锁经营。
尤其是门头沟区供销社,在积极与区政府沟通的同时,与北京医保全新大药房有限责任公司密切配合,取得了门头沟区农村药品零售经营权。在医药网点建设中,他们坚持“镇镇有药店、大村有网点、药品质量优、农民得实惠”的原则,以斋堂基层社为龙头、配送中心为依托,引进医保全新大药房有限责任公司先进的管理模式、严格的企业制度和现代化运作方式,快速有效地建成了医药经营网络。
截至目前,已建乡镇中心药店16个,村级药店177个,医药网点覆盖了全区乡、镇、办事处和行政村,成为北京乃至全国成功开办农村医药连锁药店的典型,为保证农民吃上放心药、低价药作出了贡献。
◆ 河南省供销合作社 ◆
2006年10月中下旬,河南省杞县辣椒收购价格低至冰点,每公斤辣椒仅卖两分钱,甚至一度出现市场拒收现象,个别农户不得已将收获的辣椒扔掉并拔掉辣椒棵。群众反映和媒体报道迅速引发了多方关注,特别是引起了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的高度重视。
11月15日,他在报纸上批示,要求供销社对此问题“帮助解决”。很快,河南省供销社派出工作组深入杞县辣椒主产区进行调研,并就如何破解农产品卖难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据了解,目前供销社对新鲜食用辣椒的收购工作已结束,并通过多方努力,已销售杞县辣椒90%以上,且价格稳定。
◆ 湖北省供销合作社 ◆
湖北省农发行和供销社企业银丰集团以服务“三农”为己任,以诚信为基础,已经进行了4年的友好合作。2006年度省农发行为银丰集团提供了充裕的资金支持,省农发行给银丰集团的综合授信额度达7.7亿元。在农发行的支持下,银丰集团的各项经营业务快速发展,实现营业收入过30亿元,实现利润近4000万元,经营和交易棉花达30万吨,赢得了“十一五”期间的良好开局。
2007年是银丰集团向大发展期过渡的关键之年,各项经营业务共需流动资金35亿元,棉花产业化重点项目建设需资金4亿元。对此,省农发行丁伟行长表示,银丰集团优秀的团队、完善营销网络、科学的管理及创新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使他们对合作充满信心,在新的棉花年度里,农发行将以继续把银丰集团列为重点支持对象,给予力度更大、服务更完善、多品种、全方位的信贷支持。
◆ 浙江省供销社 ◆
浙江省供销合作社与省邮政局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协议明确,双方在物流配送、资金归集、商品销售、绿卡刷卡消费、代理信息、报刊零售等领域进行广泛密切的合作,共同推进双方业务创新和发展。在起步阶段,双方重点发展的合作项目是:邮政部门为供销合作社系统连锁经营企业及其连锁网点提供商品配送服务;供销合作社系统连锁经营企业及有条件的连锁网点承接邮政代理业务,为邮政绿卡用户刷卡消费时提供会员待遇,并积极利用邮政渠道开展对连锁网点的货款结算和归集。(本报资料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