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08年1月2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虞集首记龙井茶

竺济法

  被誉为“中国绿茶皇后”的杭州龙井茶,以“色绿、香郁、味醇、形美”四绝享誉中外。龙井茶美名究竟始于何时?专家学者说法不一。综观多种说法,笔者认为最早将龙井泉与龙井茶连在一起写进诗句的,当推元代著名文学家虞集。笔者还进一步在他的诗书论评中,找到了为茶文化专家、学者尚未发现的记述龙井斗茶的诗句。

  虞集(1272—1348),元代最有影响的文臣,“元四家”之一。字伯生,号道园,人称邵庵先生。临川崇仁(今江西)人,祖籍仁寿(今四川)。五世祖允文为南宋著名爱国将领,在绍兴三十一年(1161)的采石之战中大败金军,官至丞相。其父任黄冈尉。宋亡后,侨居崇仁。元成宗大德元年(1297)任大都路儒学教授。累迁集贤修撰、翰林直学士兼国子祭酒、奎章阁侍书学士,与中书平章赵世延同任《经世大典》总裁。职间,每承顾问,必委曲尽言,随事讽谏。晚年称疾辞还临川。享年77岁。着有《道园学古录》50卷。

  诗友唱和记龙井

  有人将北宋秦观元丰二年(1079)《龙井记》、《龙井题名记》作为龙井茶起源,其实,这两篇文献只记龙井而没有茶。

  有人又将5年之后大臣赵抃的重游龙井与辩才法师品茶叙旧的诗文,诗作为龙井茶起源的佐证,实际上辩才法师招待他的并非龙井茶,而是属于建茶的小龙团茶。

  虞集晚年寓居杭州吴山脚下,一次与三位文人雅士游龙井时,一位名叫澄公的处士或隐士,以龙井泉水烹龙井新茶招待贵客,诗人惊叹不已,于是留下了这首《次邓文原游龙井》:     

  杖藜入南山,却立赏奇秀。所怀玉局翁,来往绚履旧。空余松在涧,仍作琴筑奏。徘徊龙井上,云气起晴昼。入门避沾栖,脱履乱苔甃。阳岗扣云石,阴房绝遗构。澄公爱客至,取水挹幽窦。坐我檐葡中,余香不闻嗅。但见瓢中清,翠影落碧岫。烹煎黄金芽,不取谷雨后。同来二三子,三咽不忍漱。讲堂集群彦,千蹬坐吟究。浪浪杂飞雨,沉沉度清漏。令我怀幼学,胡为裹章绶。

  此诗很多文章记为《游龙井》,这是不确切的。实际是诗人为诗友邓文原写的原韵和诗。

  邓文原(1258—1328),元代书法家。字善之、匪石,人称素履先生。绵州(今四川绵阳)人,随其父移居钱塘(今浙江杭州)。曾任杭州路儒学正、江浙儒学提举、国子司业、集贤学士、国子祭酒、翰林侍讲学士,谥文肃。善文辞、诗歌,工书法,擅楷书、行草书,师法王羲之、王献之、李邕、赵孟俯,笔致娴雅,飞翔自如,富有神采。有墨迹《临急就章》、《与本斋札》、《杖锡见过帖》等传世。

  可见邓文原也是一位颇有诗书造诣的文官,又与虞集祖上四川同乡,交情非同一般。这些背景有助于读者了解此诗的由来和全貌。

  诗中写到倒映在瓢中清纯茶汤中的“翠影”、“碧岫”,可能就是龙井茶山。“烹煎黄金芽,不取谷雨后”两句,点出了龙井茶的采摘时间是在谷雨之前,与当代不同,明前、雨前茶在古代都是比较早采的。同时写出了龙井茶翠而略黄的形象和特色。“同来二三子,三咽不忍漱”是全诗的点睛之笔,龙井茶的珍贵稀罕跃然纸上,同时写出了诗人爱茶惜物的情怀:不忍心将鲜爽的茶汤作为漱口水吐掉。

  龙井斗茶记诗论

  为专家、学者尚未发现的是,虞集还进一步在诗文中记述了龙井斗茶的风俗。他在至顺辛未(1331年)二月望日所作的诗书评论《题蔡端明、苏东坡墨迹后》一文中,写到龙井斗茶。

  该文第一段记述了苏东坡、蔡襄的两幅诗文墨迹。第二段记述了杭州一位名叫周韶的爱茶营妓赋诗脱籍的风流佳话。周韶多蓄奇茗,又有诗名,曾与茶学大师蔡襄斗胜。一次,朝廷高官苏颂(1020—1101,字子容,官至尚书左丞、中书侍郎)到杭州,太守陈述古招周韶等数妓陪饮。韶泣求落籍,苏颂允诺,但要作一绝句。韶援笔立成:“陇上巢空岁月惊,忍看回首自梳翎。开笼若放雪衣女,长念观音般若经。” 

  虞集颇有感慨,文后赋诗一首:

  只今谁是钱塘守,颇解湖中宿画船。

  晓起斗茶龙井上,花开陌上载婵娟。

  并作有附注:“白乐天、蔡君谟、陈述古、苏子瞻皆杭守也。” 

  诗句传达了这样的信息:以往杭州太守多在西湖画舫中诗酒风流,如今达官贵人则一早带着美人到龙井斗茶行乐。说明龙井斗茶当时已在士大夫中蔚然成风。这一风俗有待专家、学者深入研究。

  附带一笔,上世纪90年代,北京某报曾报道冀北发现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书于德佑二年(1276)秋九月即望日的“周韶赋诗脱籍”墨宝,文字与虞集记载的完全相同,说明虞集的记述源于文天祥或其他笔记类文献,也许是出于对民族英雄的敬仰,虞集也选择在农历十五的望日书写。

  除虞集外,明人王世贞的《艳异编·妓女部》、蒋一葵的《尧山堂外纪》,均对周韶之事作过记载。

  《题蔡端明、苏东坡墨迹后》有时间记载,《次邓文原游龙井》则没有时间,两者不知谁为先后。

  诗文作品多茶句

  虞集诗文中之所以能留下龙井茶、龙井斗茶的出典,缘于他是爱茶人。在他传世的诗文中,可以读到他的多首茶诗、茶句:

  昔在干淳抚蜀师,卖茶买马济时危。

  乡人啜茗同观画,解说前朝复有谁?

            ——《马图》

  诗句写到诗人的蜀中父老,品茗观画,评说以茶易马等贸易往来和其他国家大事。

  他对苏东坡极为尊颂,在《题蔡端明、苏东坡墨迹后》一文,他另有一诗记述苏东坡的茶事:      

  老却眉山长帽翁,茶烟轻飏鬓丝风。

  锦囊旧赐龙团在,谁为分泉落月中。

  笔者还在他的诗作中查到诸多茶句:      

  石桥二客如有待,裹茶试泉春岩幽。

         ——《写庐山图上》

  竹簟暑风魂梦逺,茶烟清昼鬓毛苍。

    ——《送欧阳元功谒告还浏阳》

  万木老空山,花开绿萼间。

  素妆风雪里,不作少年颜。

    ——题饶世英所藏钱舜举《四季花木·家茶》

  香因结愿留龙受,水为烹茶唤虎驮。

         ——寄澄湛堂法师

  诸公老去风流尽,相对茶烟飏鬓丝。

            ——子昂竹

  ……

  虞集对龙井茶的贡献可谓大矣!今日龙井不妨为他立碑纪念。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