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76年高中毕业,张世华就在花池渡村当起了村支书,一干就是30多年。这30多年的历史变迁,他和村里的普通农民一样有着深刻的感受。见到张世华的第一时间,他脸上洋溢的幸福感就已经表白,他有话要说。
“这些年农村变化太大了,尤其是近几年,国家农业政策越来越好,农民得到了从来没有的关怀,大家都很感激,我真的从心里想感谢党中央,感谢国务院。” 张世华微笑着说。说到粮食问题,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的张世华显得更激动。他说,与过去相比,简直是换了天地,以前粮食年年不够,现在粮食年年有余。
他说,七十年代小麦、玉米亩产只有500来斤,现在小麦亩产900斤,玉米超过1000斤。他承包了200亩地作为县种子公司科技示范田,这几年收成一直很好,在他的示范田里,每年都要给村民们选出一些好种子。
张世华说,这些年化肥、农药等农资的普遍使用,是粮食增产的一个关键因素。早期的时候,农村都用氨水,后来开始用尿素、磷肥,从2000年开始,一黑一白不行了,三元素复合肥广泛应用。现在农民开始有了品牌意识,买肥料都选大品牌。但是,现在农资的高价格让农民们都很担心,他希望国家应该想办法把农资价格稳下来,同时要加大科学施肥的宣传力度,让农民尽快学会科学施肥、科学种田,这样农业才会持续健康发展。
张世华只是一位普通的陕西农民,但是他说出的却是亿万农民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