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蔡县佛阁寺乡梅李庄村农民赵伟在信用社的扶持下,从2005年开始从事家庭养鹅,目前他家已在信用社累计贷款15万元,年存栏种鹅8000多只,年出栏雏鹅40000只,出栏商品鹅5000多只。在他家的水塘里,一年四季“百鹅竞项,万鹅争游”。他算了一笔账:出栏一只雏鹅可获利3元以上,出售一只商品鹅可获利12元,仅养鹅一项他家每年就增加收入20多万元。新蔡县像他这样在农村信用社的扶持下发展起来的、年收入在万元以上的养鹅户就有上千户。如今养鹅业已成为该县农民脱贫致富的主渠道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亮点。11月16日,河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副主任李志刚在该县看到这一景象时高兴地说:“新蔡县农村信用社在支持养鹅业发展过程中,找准了支农亮点,走出了一条社农双赢的路子。”
新蔡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经济基础比较薄弱。为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县委、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招商引资措施,特别是自去年以来,他们充分利用沿河低洼易涝地多、坑塘老河故道多、水草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鹅业生产。该县农村信用联社紧紧围绕全县农业经济结构调整规划,坚持以农为本,通过优化信贷服务,倾力支持全县以养鹅为主的养殖业产业化发展,积极动员和组织全县农村信用社做好辖区内干部群众发展养鹅的信贷支持工作。
他们坚持“一为主、二控制、三优先”的原则,在养鹅业资金需求上做到优先安排。即:在发放贷款上以养鹅业贷款为主;控制非信用户贷款的发放,控制非涉农企业贷款;优先安排养鹅业贷款,优先满足养鹅业贷款需求,优先办理信用户贷款,逐步扩大养鹅业农户贷款面,把信贷资金向养鹅业倾斜。
该联社还积极创办“信用养殖小区”,加大对规范化养鹅户的信贷支持力度。新蔡联社在支持全县发展养鹅过程中,还积极开展创办“信用养殖小区”活动。截止到目前,已累计投放信贷资金7300多万元,支持330户农民创办“信用养殖小区”33个。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由庭院、村庄养殖,进入规模、小区养殖和市场循环”的原则,实现了农村养鹅户集约化养殖和产业化经营的目标。
目前,全县已建种鹅场户28个,建鹅苗孵化厂3座,年孵化能力达1000万只;扶持百万元以上养鹅户1个;20万元以上的养鹅户7个; 10万元以上养鹅户20个;万元以上养鹅户1287个;万元以下1118个。还扶持兴建了河南天歌鹅业发展有限公司(建有年可屠宰鹅500万只的加工生产线一条、3000吨冷库一座)。去年以来,全县鹅饲养量达到180万只,年平均获利润达1080万元。
如今在新蔡县已初步形成了种鹅、孵化、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鹅业产业化发展格局。鹅业生产已经成为新蔡经济发展的新亮点,鹅业生产加工初具规模,引得江苏的扬州、盐城,安徽的六安,浙江的江山,湖北的武汉,湖南的长沙,以及河南省内一些市县的客商云集新蔡从事鹅源及鹅产品购销交易活动,既提高了新蔡的知名度,又提高了农民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