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末的又一场雪,给湖北巴东县大支坪镇带来一丝寒意。2007年12月24日,在湖北省巴东县兴农园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尽管没有取暖设施,几十名成员的心里却是热乎乎的。
这天,是兴农园中药材专业合作社正式挂牌的日子。来自该镇22个村的农民朋友,早早聚集在他们自己的合作社,等待着州、县领导和相关部门带来的政策、产业、项目信息。
“中药材国际市场看好,大支坪镇区位、交通、资源优势独特,适宜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县里是大力支持的。”县药业产业办公室主任向真典吹风。
“畅通绿色通道,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成员服好务、办好事。” 县工商局副局长谭永松承诺。“继续发挥我们的人才、信息、项目优势,支持和促进专业合作社发展。”县经管局局长袁泽桃、县供销社副主任谭明福分别表态。
跟土地打了几十年交道的大支坪村农民邓仕学,从人类健康到药材种植,都有一番研究。但他发现,仍然有一些农民朋友对专业合作社心存疑虑,种不种药、种药是否划算,还在观望、等待。
“县委、政府出台了支持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实施意见,药材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牵头药业产业建设的巴东县政协副主席邓光清的一席话,博得阵阵掌声,大家的信心陡增。
兴农园中药材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谭保权,是连续几届的县政协委员,在当地颇负盛名。2007年8月以来,他发动82家农户入社,种植白术、玄参、贝母等道地药材2000余亩,成为巴东时珍堂药业公司、恩施今大集团的示范基地。看到“兴农园”好的势头,近期内三次造访该社的州供销社副主任向子欣,握着谭保权的手说:“我们州社也想加盟呢!”
2007年12月24日这天,兴农园合作社门庭若市,谭保权和6名理事忙着给25个新成员填发了成员证,2500多公斤药材良种销售一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