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月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尿素出口新税 市场反应平和

坤哥

  2007年12月19日晚,中国化肥界互相传播的就是基本敲定、尚未公布的2008年尿素出口关税新政策。传言中指明,2008年四个季度尿素出口关税基本确定为30%、35%、35%、25%,近期可能出台文件,或说等待有关部门的联合发文。12月21日,国家财政部公布消息,经国务院批准,从2008年1月1日起,我国将调整尿素等肥料的进出口关税。新关税将继续对尿素、磷酸氢二铵等产品征收出口关税。对尿素、复合肥、磷酸二氢铵等3种化肥产品实行关税配额管理,继续执行1%的配额税率。12月23日,财政部官员谈到2008年的关 税将有变化,说是为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业生产急需的饲料、农药中间体等农业生产资料实行进口暂定税率,同时为满足国内农业用肥的需要,明年将继续对尿素、磷酸氢二铵等化肥出口征收季节性出口关税。千呼万唤不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12月24日,我们终于见到了新出口关税政策的“庐山真面目”,海关总署发布2007年第74号公告:自2008年1月1日到12月31日,对部分化肥及制肥原料调整出口关税税率,对尿素自1月1日至3月31日实行30%的暂定关税,自4月1日至9月30日实行35%的暂定关税,自10月1日至12月31日实行25%的暂定关税。

  新的关税制度一出台,市场的反应比早期市场预期的要平和得多、平稳得多、平淡得多。

  湖北宜化集团化肥部的老总范明涛认为,这样的关税额度对目前的尿素出口不会引起太大的冲击,毕竟前段时期国内国外的化肥经销企业、生产企业都一直在密切地观望和等待中国尿素出口的新的关税政策,看来与风传的45%—50%的税率相去甚远,黑海地区尤日内港尿素价格稍有下滑,而大颗粒一直比较坚挺,相信现在出口关税明朗化以后,一季度的尿素出口影响不会太大。

  就在等待尿素出口关税政策水落石出之时,江苏、安徽、山东、浙江等地区不少地方尿素下滑现象还是比较明显的,半个月以来,平均降幅要有100元/吨左右,高的地方接近200元/吨,这与云天化集团联合商务公司易宣刚市场总监的见解不谋而合。易先生认为,新的关税政策出台以后,尿素价格仍将有所回落。因为国内价格在近期被炒作得太高了,7月底的时候,很多尿素生产厂家的出厂价格不到1400元/吨,低的已经到了1380元/吨,就是这样低的价格,还可以打几个月的承兑汇票来付款。即使是在用肥旺季,全国许多地方的尿素主流零批价格也才保持在1450~1500元/吨。但就这么简单的四、五个月,“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光出厂价就上调了400~500元/吨,最高时出厂价达到了1900多元/吨,有些小型企业甚至报出超过2000元/吨的出厂价。因此国家在临近年关岁末之际,再次决定在2008年1月1日启动暂定关税这一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是不是有那么点意味深长?!“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采访中,只有河南省的一家小企业担心税率上调,出口受阻,国内市场竞争激烈,“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忧虑企业的日子会难过一点。

  据范明涛老总介绍,他目前转了湖北、湖南、江西、广西等几个省市、自治区的不少地方,发现市场上尿素的储量比较有限,与往年的库存相比少了很多。他估计新的关税政策对有淡储任务的企业不太有利。江苏、广东、安徽几家大型农资公司的老总也向记者表达了大同小异的想法和看法。他们大体认为,调整后的关税政策对操作淡储的那些企业来说,可能弊大于利。也就是说,眼下尿素出口热的真正原因与国家关税政策的调整并不是血脉相连的,值得一提的是指眼下,国内尿素价格的主导因素应该是国际化肥市场尿素价格的水平。正如他们中有人所言,按照新的关税政策,一季度的出口并无大碍,同样有钱可赚,有利可图,只是利润没眼下这么丰厚罢了。这就是生产企业、经销企业的反应都不太强烈的原因了。

  新的关税政策,综合而言到第一季度,整体给人印象既照顾到企业,又照顾到市场。就目前的市场价格来说,仍有不小的回落空间。江苏一家大型农资公司的老总想法周到而全面,前段时间市场上一直流传的45%~50%的出口关税,使得不少企业有了足够的心理准备,而真正等到新的关税制度瓜熟蒂落之际,人们一看比预期的低了,比2007年的也没高多少,“间关莺语花底滑”,市场反应的平和也就可想而知、顺理成章。

  不过,也有企业对二、三季度的高税率届时对市场的“打击”提前表示了担忧。毕竟到了二、三季度,税率又上调了5%,假如说出厂价格1600元/吨,就要多征税80元/吨;出厂价格1650元/吨,就要多征税82.5元/吨;出厂价格1725元/吨,就要多征税86.25元/吨,那时候市场的压力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显露,“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