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美国《新闻周刊》在12月31日年终特刊的封面文章中说,对美国人来说,2008年关乎选举;对世界而言,则关乎中国。新华社将世界主要国家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进行列表显示,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仅次于美国。
在我国国家税务总局每年公布的纳税排行榜上,烟草行业对国家纳税的贡献,一直以排名第一的优势遥遥领先。虽然也有人发出疑问:烟草行业纳税领先,是值得庆幸还是堪忧?但是从全球化角度来看,世界烟草必定关乎中国。中国烟草行业的改革和发展,也同样影响着世界的脚步。
随着“十一五”第二年远去的脚步,我们回过头来看看,在我国烟草行业发生了什么?作为烟草人,我们在一起做过什么?国家和社会对于烟草行业,有着什么样的关注和期待?
烟叶种植:探索现代烟草农业
2007年全国烟草工作会曾分析道: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对烟草行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履行,烟草行业面临的压力将日益增大。因此,“完善体制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增强竞争实力,全面提升水平”成为烟草行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任务。
由于烟叶种植是整个烟草行业的基础,国家烟草专卖局局长姜成康在2007年厂长经理座谈会上明确提出,积极推动传统烟叶生产向现代烟草农业转变。对烟叶种植产业来说,如果2006年是烟基建设、新农村建设年,那么2007年则属于现代烟草农业的探索年。
姜成康强调说:努力推动传统烟叶生产向现代烟草农业转变,是贯彻落实中央的精神,反映了烟农的愿望,也是行业发展的需要。近两年来,我国烟叶生产整体水平提高很快,特别是通过加强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为建设现代烟草农业奠定了基础。因此,现在有条件加快推进传统烟叶生产向现代烟草农业转变。
如何向现代烟草农业转变,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发展。“打牢‘一个基础’,努力实现‘四个化’”,即全面推进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实现烟叶生产的“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专业化分工、信息化管理”。现代烟草农业,首先要规模种植。烟叶规模种植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土地流转的意愿。现在一些地区户均种植达10亩以上,有的种烟大户达到几十亩,烟叶生产组织形式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必将对烟叶生产方式带来重大影响。其次是集约经营。要把粗放的、传统的烟叶生产方式转变为集约化的、现代化的生产方式,精耕细作,集约经营,尤其要在推广先进适用技术上下更大功夫,努力提高烟叶生产技术水平,大力发展先进的生产力。第三是专业分工。现代农业的一个明显特征是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要认真总结各地实践经验,通过典型示范、加强引导,逐步实现育苗、机耕、物资供应、病虫害防治、烘烤等烟叶生产全过程的专业化服务,努力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现代烟草农业对烟农素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把培养一批职业化烟农队伍作为现代烟草农业的重要内容,通过加强培训和政策扶持,努力提高烟农素质,促进烟农队伍的职业化。第四是信息管理。信息管理要逐步从烟叶经营环节延伸到生产管理环节,用信息化改造传统烟叶生产,带动现代烟草农业的发展。
卷烟工业:进入公司制改造
自烟草行业实行“关小”、“重组”以来,改革到现在已经迈入新的层次,卷烟工业企业已经进入公司制改造和建立法人治理结构阶段。至湖北中烟工业公司与所属企业实现合并重组,我国烟草行业12家省级工业公司完成了与所属卷烟工业企业的合并重组。红河卷烟总厂、深圳卷烟厂紧跟着实施了公司制改造。
2007年11月9日,广东中烟工业公司举行更名改制挂牌仪式,改制后更名为广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成为全国烟草行业首家成立董事会的省级工业公司。公司董事长由曾任红云集团董事长、后返回国家烟草专卖局的徐(王莹)(左王右莹)担任,原广东中烟工业公司总经理李根基出任新挂牌公司总经理一职。此举令广东卷烟工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方面再一次走在了全国前列,从而揭开了中国烟草行业酝酿已久的省级工业公司公司制改革大幕。
11月21日,湖南中烟工业公司正式更名为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成为全国烟草行业首批公司制改造建立董事会的四家试点省级公司之一。这是继2006年11月湖南中烟工业公司与其所属的长沙卷烟厂、常德卷烟厂联合重组后,湖南烟草工业改革发展的又一大突破。
11月28日,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揭牌仪式在武汉举行。11月30日,浙江中烟工业公司正式更名改制为浙江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至此,全国烟草行业四家更名改制和建立董事会制度的省级工业企业完成,董事长全部由国家烟草专卖局派出的徐(王莹)(左王右莹)担任。
早在2003年,徐(王莹)(左王右莹)从国家烟草专卖局调到云南中烟工业公司任党组成员兼副总经理,分管公司改革,参与推动了法人治理结构的大变革,即烟草企业董事会试点,这就是业内俗称的“红云模式”。2005年11月8日,昆明卷烟厂和曲靖卷烟厂这两个年产量过百万箱的工业企业联合重组,成立了红云集团,徐(王莹)(左王右莹)兼任红云集团董事长。这是我国烟草行业第一家由工厂制变为公司制的试点企业。用国家烟草专卖局局长姜成康的话来说:“红云集团的组建标志着中国烟草行业在现代产权制度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上,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有着国家烟草专卖局体改部门多年工作经验,又在云南践行“红云模式”董事会建设的原云南中烟工业公司副总经理、红云集团首任董事长徐(王莹)(左王右莹) ,果然在推进烟草业的大改制中被委以重任,担任四家省级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此举意味着“红云模式”已得到认可并在全国推广。
此外,11月18日,黑龙江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揭牌仪式在哈尔滨举行。11月20日,龙岩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揭牌仪式在龙岩卷烟厂举行。11月21日,厦门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揭牌仪式在厦门卷烟厂举行,这标志着中国卷烟工业将以崭新的现代企业制度出现。
行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姜成康指出: “十五”时期,行业技术、管理水平有着明显提高,但仍未摆脱粗放型增长方式,成本高、费用大、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仍然突出,不少企业效益增长还是建立在简单地调高结构、片面地追求增加产量、盲目地扩大经营差率上,配方成本、包装成本、经营管理费用水平居高不下,这种状况如不改变,发展也是难以为继的。因此,要把转变增长方式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发展后劲,提高整体竞争力。为全面提高中国烟草整体竞争实力,国家烟草专卖局提出,2007年在全行业开展“创新年活动”。
全国烟草系统纷纷成立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出台相关制度和政策,鼓励企业和员工自主创新。由红塔集团承担的“特色工艺生产线应用技术研究”项目,于2007年12月12日通过由国家烟草专卖局科教司组织的鉴定。针对烟草企业卷烟工艺技术的进步明显滞后于装备水平提高的现状,烟草行业于2002年明确提出:中国烟草要以“中式”卷烟为发展方向,积极开发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对行业科技进步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推动作用的关键技术及专利技术,使名优卷烟的品质控制能力明显提高。红塔集团为充实中式卷烟特色工艺研究内容,进一步提高卷烟分组制丝加工工艺水平,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卷烟特色工艺技术,2004年与国家烟草专卖局签订了“特色工艺生产线应用技术研究”项目。从产品开发、工艺技术、工艺管理等多个科室抽调人员成立了项目研究组,着重从原料分组技术、分组加工技术及关键工序过程控制等方面开展了研究。通过两年多的努力,完成了项目合同所规定的研究内容,并将研究成果进行了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实际效果,提升了红塔集团卷烟产品的质量,实现了产品的“个性化”、“差异化”,突出了中式卷烟香气风格和口味特征,确立了较为完善的分组制丝加工工艺设计理论体系,在分组技术、加工工艺技术及关键工序过程控制方面均取得了一些重大突破。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认为,红塔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质量效果和经济效益,总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项目建立的以烟叶原料中标记性致香成分为分组依据的分组方法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2月14至15日,由《销售与市场》杂志社主办的2007中国营销盛典在北京梅地亚中心隆重举行。2007中国营销盛典以“创新·融合·全球竞争力”为主题。高建华、施炜、孔繁任、赵强、高群耀、俞尧昌等十几位著名营销专家、知名企业家、近600名国内外知名企业代表、数十家媒体记者参加了这场营销盛会,红塔集团又获得“中国企业营销创新特别奖”。
龙岩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2003年就着手《特色工艺生产线应用技术研究(龙岩)》项目的申报工作,项目于2004年被国家烟草专卖局批准立项。经过近三年的努力工作,于2007年5月完成了预定工作。项目研究过程中,通过对配方原料、模块分组、加料技术、加工工艺、材料设计、生产控制技术等的系统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项目研究充分发挥了卷烟原料的潜质和使用价值,拓宽了卷烟原料的使用范围,降低了卷烟原料配方和材料成本,并形成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特色工艺和设备。项目成果应用于“七匹狼”系列卷烟产品,产品质量及其稳定性明显提高,拓展了烟叶使用范围。烟叶原料消耗降低了1.72kg/5万支,配方上等烟叶使用比例下降了20.67%,配方成本降低了102元/5万支,企业效益明显提高。此外,山东中烟开发推广“空气温湿度、磷化氢浓度远程监测系统”、河南中烟荣获2007中部企业领袖年会两项大奖、南昌卷烟总厂赣南卷烟厂积极开展管理创新活动、北京烟草物流中心获“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红河烟区上部烟叶带茎烘烤技术研究和示范推广”项目顺利通过验收。创新成果突显,创新气氛浓厚。
卷烟品牌:综合竞争力提高
近年来,随着联合重组的加快推进,卷烟工业企业的竞争格局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初步显现出“大对大、强对强、快对快”的竞争趋势。国家烟草专卖局认为:在坚持烟草专卖体制的前提下,积极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构建适度竞争的体制机制,通过竞争促使专卖体制下的烟草始终保持旺盛的生机和活力。不久前,姜成康在中式卷烟大品牌发展高层论坛上发言说:今年预计有3个品牌产销量超过200万箱,11个品牌在100万至200万箱,1个品牌销售额超过300亿元,8个品牌在200亿元至300亿元,11个品牌在100亿元至200亿元,为行业今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中式卷烟品牌牢牢占领国内市场。其中,云南红塔集团的“红塔山”品牌和红云集团的“云烟”相继产销量突破100万箱。姜成康评价说:今年“红塔山”品牌产销量历史性地突破100万箱,这对于红塔集团的发展和云南烟草的发展是值得庆贺的一件大事,也是烟草行业值得庆贺的一个喜事。 “红塔山”品牌是中式卷烟的代表品牌,也是反映中国卷烟品牌成长和发展的一个缩影,具有标志性影响和意义。“红塔山”品牌的发展,不仅与玉溪卷烟厂、红塔集团、云南中烟的发展息息相关,而且对我国烟草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姜成康在祝贺“云烟”突破“双百”时这样说:作为中国烟草行业第一家工厂制改革的试点单位,红云集团2007年实现税利突破200亿元,“云烟”也快速成长为单品牌年产销量过100万箱,年创税利超过100亿元“双百”品牌。这既是红云集团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的标志性事件,也是行业改革和发展的一件大事和喜事。国家烟草专卖局杂志公布卷烟品牌综合实力时,认为我国卷烟品牌获得综合竞争力评价前五名的品牌分别是:“中华”、“红梅”、“白沙”、“云烟”,“芙蓉王”。其中,“中华”、“芙蓉王”名列前茅的主要原因是其效益竞争力比较突出;“红梅”、“白沙”名列前茅的主要原因是其规模竞争力比较突出,而“云烟”的效益竞争力和规模竞争力排名均较靠前,即平均实力较强。然而在本刊阿文个人排行榜综合显示,北京市场零售户认为:红塔山、云烟、中华、芙蓉王、白沙属于综合实力较强的5个品牌。
国家:要求上缴利润分红
我国烟草行业一直倡导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在建设新农村和发展现代烟草农业过程中,投入巨资进行烟田基本建设。烟草工业企业也纷纷设立各种基金,资助贫困学生并建立希望小学。烟草行业对国家的税利超过10%,然后在“胡润2007年中国企业社会责任50强”名单中,却看不到烟草企业的影子。社会对于烟草产业的诟病,除了健康威胁之外,还涉及行业垄断、行业员工收入过高等因素。不久前从财政部传来消息,今后烟草企业将向国家上缴10%利润分红。中国财政部公布消息说,《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取管理办法》已经正式发布。今后中央政府管理的一级企业,将向政府缴纳不同比例的国有资本收益。政府规定,中央企业应交利润的比例,根据不同行业,分三类执行:烟草、石油石化、电力、电信、煤炭等资源型企业,上交比例为一成;钢铁、运输、电子、贸易、施工等一般竞争性企业,上交比例为百分之五;军工企业、转制科研院所企业,上交比例三年后再定。这些企业将在财政部和国资委的共同监管下,上交国有资本收益。中国烟草总公司上交国有资本收益,则由财政部直接审核,按审核结果办理交库。国有资本收益包括国有独资企业按规定上交国家的利润;国有控股、参股企业国有股权获得的股利、股息;国有产权转让收入;国有独资企业清算收入及国有控股、参股企业国有股权分享的公司清算收入和其他收入。财政部还发布了《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报试行办法》。办法规定,中央企业先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项目计划,中央预算单位据此编制本单位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建议草案。财政部根据收入预算和建议草案,最终编制国有资本经营收支预算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