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2月28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引入外界竞争 激发内部活力

饶正虎 蒲志斌 林英

  农村信用社自省联社成立以来,通过深入调研,求助专家论证,在全省范围内广泛开展了劳动用工制度改革,通过全省统一面向社会公开招贤纳才,打开了多年以来一直制约着农村信用社发展的人员“瓶颈”问题,形成了员工“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激活了企业自身的活力。

  一种动物如果没有外界的刺激,就会变得死气沉沉。同样,一个人如果没有对手,那他就会甘于平庸,养成惰性,最终导致庸碌无为。特别是竞争机制在当前市场经济运行中作用日益明显的现代企业中,金融“新政”的出台,在农村金融市场上形成了新的竞争格局,一方面给农村信用社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怎样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逐步缩小与商业银行的差距,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理念决定着“鲶鱼效应”的引进,是农村信用社当前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和大势所趋。

  近年来,农信社通过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短期合同工和专业技术人员,既有效地改善了企业内部人员结构问题,提高了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又使原来在岗职工深深感到竞争的压力,从思想观念上感到过去的“金饭碗”已离我们渐行渐远,不复存在。能使员工在本职岗位上有所作为的唯一的途径就是充分发扬“沙丁鱼”精神,拼命地游啊游,否则就将面临生存的危机。

  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潜能,这些潜能一旦被释放出来,我们能做的比我们想到的要多得多。被尊为“控制论之父”的维纳认为,每一个人,即使是做出了辉煌成就的人,在他一生中所利用大脑的潜能也还不到百亿分之一。

  虽然人们可以通过自我激励来开发潜能,但更可靠、更适用的方法是通过外因的激发带来能量的释放。因为自我激励需要坚强的意志力,而外因的激活则是人的一种本能反应,而且它的激发本身带有一种竞技游戏的效果。

  在生活中,我们大多数人天生是懒惰的,都尽可能逃避竞争;大部分没有雄心壮志和负责精神,缺乏理性,不能自律,容易受他人影响,宁可期望别人来领导和指挥,就算有一部分人有着宏大的目标,也缺乏执行的勇气。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鲶鱼效应”说明了人员流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一个单位如果人员长期固定,就少了新鲜感和活力,容易产生惰性。运用这一效应,加入一些“鲶鱼”,通过新成员的“中途介入”,制造一种紧张氛围,有助于激发群体成员的活力和竞争意识,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鲶鱼效应”符合人才管理的规律,能够使企业变得生机勃勃。任何企业中都是需要几条这样的“鲶鱼”。“鲶鱼”本身未必有多大能量,但他可以给整个组织带来能量释放的连锁反应。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