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市地处青岛近郊,该市近年来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出发,始终把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头等大事来抓,积极贯彻落实中央、省和青岛市关于就业和再就业的政策措施,创新机制,强化措施,推进了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向纵深发展,不断创造新业绩。2002年以来,共实现城镇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4.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0.47%。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是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大问题。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是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提高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基于这种认识,2002年以来,该市根据劳动力的情况和就业再就业的实际,实施了 “一把手”工程,形成了市长负总责,分管市长靠上抓,专门机构和人员具体抓的工作格局。建立了完善的就业和再就业组织领导机制;制定了就业和再就业考核办法及细则,将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纳入各级各部门年度重点工作目标考核中。为保证工作效果,每年初,市政府与各有关部门签订《就业和再就业目标管理责任状》,把具体的目标任务层层分解,量化细化,由市考核办公室实行动态督促检查,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积极引导城乡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该市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积极引导城乡劳动者通过向二三产业转移就业实现充分就业和增加收入,鼓励城乡劳动者自主择业、自主创业,积极培养和扶持创业带头人,抓好创业服务工作,发挥培训补贴、税费减免等再就业扶持政策的整体效应,提高创业成功率,带动更多的劳动者实现就业再就业。
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与就业紧密结合的培训体系。针对部分下岗失业人员文化水平低、年龄偏大、缺少必要的劳动技能和技术、向二、三产业转移难的现实问题,我们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不断调整工作思路,整合培训资源,形成了政府、企业、群团组织、社会力量多体联动的新机制。在培训投入上,除市、镇两级每年安排一定比例的财政资金投入,还积极鼓励企业、社会力量投入资金和设施,对农村劳动力和城镇失业人员实行免费培训,形成了多元化的培训设施和经费投入格局。
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要靠载体建设来增加岗位。近年来,该市通过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培育壮大就业载体,提供新的就业岗位,促进了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近年来,我们始终把对内对外开放作为经济发展的第一要务、促进就业的第一载体,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特别是加大了对外资的引进和合作。大量的外企和外资的引进,为农村劳动力和下岗失业人员向二、三产业转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作者单位:即墨劳动和社会保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