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嫁出去的闺女,娘家也会牵肠挂肚。可时下有些农信社视贷出的款为“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的做法,就有点缺乏远见了。
一些农信社在贷款发放前,尚能认真调查、严格审查,可贷款一“出手”便完事大吉。至于贷款是否转移了用途被挪作他用,信贷员懵懵懂懂;贷款是否在使用过程中潜在风险,危机四伏,信贷员一问三不知。更有甚者,明知道贷款即将被“棚架”、“悬空”,依旧熟视无睹。他们习惯于到期后才去催收贷款,贷款出现沉淀后才抓耳挠腮。
众所周知,信贷资金是储户的血汗钱,发放贷款潜在着风险,也是不争的事实。如果信用社把“女儿”嫁出去后,便对“女儿”不予理睬,信贷资金能按期“完璧归赵”才怪哩!如此下去信用社的经营效益从何而来?为此,信用社为“女儿”选好“婆家”后,就要时刻关心“女儿”的生活,对贷款的使用、运行等要做到全程跟踪服务,对贷款有可能随时出现的风险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这样就可大大提高贷款的安全系数。退而其次讲,即便这样也难保贷款不出现沉淀,也总比我们艰苦卓绝、含辛茹苦地去盘活不良贷款要强得多!许多贷款的风险并不是我们通过监控所能控制和避免的,但如果我们善待了“嫁出去的闺女”,贷款的风险就会减少到最低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