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2月26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岁月流金铸丰碑
——写在“云烟”双百目标顺利实现之际
洪云轩

“双百”纪念仪式。魏红文 摄

  一个企业,走过85载春秋,更加生机勃勃。一个品牌,历经50年风雨,更加惹人喜爱。自1922年亚细亚烟草公司在昆明创建,到1958年云烟的传奇诞生,再到2007年红云人收获喜悦的硕果,根植于云南沃土的红云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红云集团的核心品牌“云烟”,如一棵参天大树,根深叶茂,硕果满枝,让所有关注、关爱她的人们备感欣慰。

  2007年12月20日,这个蜚声中外、载誉无数的品牌又迎来了一个必将镌刻在红云集团、云南烟草乃至中国卷烟工业发展史上的崭新的里程碑:“云烟”单一品牌年产销量突破100万箱、“云烟”单一品牌年创税利突破100亿元,成为中国卷烟品牌中的“双百”品牌,再一次用数字和实力证明了“云烟”在中国烟草行业日益提升的领先地位;红云集团2007年实现税利预计突破200亿元,再一次用改革和发展的实绩在争做中国烟草标志性和排头兵企业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云烟”,一个从诞生之日起就充满着传奇色彩的品牌,它伴随着一路风雨一路歌,历经时代的变迁,穿越岁月的洗礼,款款向我们走来,娓娓向我们诉说。

  应运而生  盛世而行

  1955年12月2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宋庆龄在前往东南亚进行国事访问时,视察了红云集团的前身——云南纸烟厂。宋庆龄副委员长说,云南有着发展烟草工业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有富足的优质卷烟原料,应该生产出更多更好的优质卷烟,为国家、为人民创造更多的财富,让云南烟草走遍天下!充满期盼的一席话给予了全厂职工巨大的鼓舞。为此,云南纸烟厂加紧了新产品的研制工作,配备了专人,加快了产品的开发试制步伐。

  1958年初,工厂经研究后,提出了赶超英国“茄力克”牌卷烟的目标。经过5个月夜以继日的刻苦钻研,大小试验数百次,终于研制成了高规格、高质量的新产品。这是云南纸烟厂全体职工共同努力的结晶,也是全国首创且唯一使用云南烟叶单一配方制造的甲级烟,是云南烟草的代表品牌。经过慎重考虑和反复研究,这包代表当时云南卷烟最高研发和生产水平的产品最终被定名为“云烟”。

  半个世纪香如故,“云烟”的每一个进步都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云南省委、省政府、国家烟草专卖局等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迄今为止,先后有宋庆龄、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贾庆林等40余位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昆明卷烟厂视察,每一位领导到访时都表达对希望 “云烟”健康发展的厚望。而“云烟”,也正是在这些殷切的期盼和关怀中逐渐成长,逐渐成熟,在一代又一代红云人的艰苦努力与辛勤培育下,走过了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的发展历程——

  1958年,“云烟”成功面市,它是全国首创唯一使用云南烟叶单一配方制造的甲级烟。

  1959年, “云烟”商标正式向云南省工商局申请商标注册。

  1977年,“云烟”无嘴烟改滤嘴烟获得成功。

  1997年,“云烟”系列产品“云烟(红)”、“云烟( 醇香)”相继推出。

  2001年,特制“云烟(珍品)”问世并迅速赢得市场认可。

  2004年,国家烟草专卖局局长姜成康到昆明卷烟厂视察,希望把“云烟”培育成“中式卷烟”的代表品牌。 

  2004年,在中国烟草业引起广泛关注的 “云烟”系列高端产品“云烟(印象)”上市,被推崇为“云南烟草复兴的代表品牌”。

  根深叶茂  绽放新蕾

  可以说,有了“云烟”半个世纪以来凝聚的雄厚品牌基础和发展基础,才有了红云集团这个中国烟草行业第一家实现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改革的先行者的应运而生,盛世而行。2005年11月,下辖昆明卷烟厂、曲靖卷烟厂、会泽卷烟厂、昆明卷烟分厂、乌兰浩特卷烟厂五个直属生产厂、控股山西昆明烟草有限责任公司、参股内蒙古昆明卷烟有限责任公司的红云集团正式组建,启动了“云烟”厚积薄发、扬帆进取的崭新航程。

  从2005年至今,“云烟”一步一个坚实的脚印,一年一步稳健的跨越,年产销规模从62万箱到70万箱再到100万箱,实现税利从80亿元到90亿元再到100亿元。

  2006年, 新品“云烟(如意)”、“云烟(吉祥)”先后面世,并很快受到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可和喜爱。其中,“云烟(如意)”全年产销量突破4万箱,成为中国卷烟工业低一类烟新品投放历史上当年市场成长最快的品牌。

  2007年6月,“云烟”再推新品,“云烟(硬珍品)”精彩亮相,标志着“云烟”系列产品在高端市场的竞争实力进一步增强。

  2007年12月,“云烟”单品牌年产销量突破100万箱,预计达108万箱,年创税利突破100亿元,预计达130亿元,实现了从规模到效益的全面提升,充分表现出市场对云烟品牌的认同,用不断发展的业绩,展现出云烟在新世纪更新的风采。

  据统计,自1958年创牌至今,“云烟”总产量已累计达到750 万箱,为国家创税利超过600亿元,是累计为国家创造税利最多的云南品牌。

  “云烟”,这棵深深植根于彩云之南这片神奇的红土地上的参天大树,在新一代红云人的辛勤耕耘下绽放新蕾,硕果满枝,焕发出更加迷人的风采与蓬勃旺盛的生命力。

  誉满华夏  走向世界

  2007年6月22日,就在“云烟”(硬珍品)上市之际,第四届世界品牌大会暨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发布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云烟”品牌入选世界品牌实验室独家编制的2007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第35位,排名比2004年上升了32位,位列烟草行业第二名;品牌价值达到210.18亿元,与2004年相比,提高了130.63亿元。

  喜讯传来,不仅仅是近两万名红云人,许多关心红云集团和“云烟”品牌的人们纷纷为之欢欣鼓舞。而这,其实只是“云烟”在近50年发展历程中所获得的120多项荣誉其中的一项。

  据不完全统计,云烟系列品牌已经成为中国烟草行业荣获国家局、省级以上奖励最多的品牌之一。云烟还是头顶“国优金奖”、“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三项桂冠的三大卷烟品牌之一。

  一部云烟的发展历史,其实也就是云南卷烟工业崛起的历史,誉满华夏,走向世界的“云烟”不仅仅是红云人的骄傲,也是云南各族人民的骄傲,更是中国民族卷烟工业的骄傲。就让我们看看近三年来云烟所收获的累累硕果吧——

  2004年,“云烟”被评为中国十大影响力品牌;

  2005年,“云烟”品牌荣获烟草行业“最具影响力行业十佳品牌”称号,并入选“中国十大香烟品牌”;

  2006年,“云烟”先后荣获“全国十大畅销及最具竞争力品牌”、“中国最具影响力财富品牌”、“中国最具竞争优势品牌”、“自主创新竞争力十大品牌”、“烟草行业最具发展潜力强势品牌10强”等称号;

  2007年1月,在中国品牌研究院公布的《中国最有价值商标500强》排行榜上,“云烟”名列中国最有价值商标第21位;

  2007年3月,首批300家“全国重点保护品牌”揭晓,“云烟”品牌榜上有名;

  2007年6月,“云烟”以210.18亿元的品牌价值,荣列“2007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第35位,列所有入选卷烟品牌的第二位;

  2007年8月,“云烟”荣获“品牌中国金谱奖——中国烟草行业年度10佳品牌”称号;

  2007年9月,“云烟”品牌荣获“第二届亚洲十大最具影响力品牌奖”;

  2007年12月,“云烟”获得“中国烟草最具社会责任感品牌称号”

  ……

  和谐添彩  创新铸魂

  在谈到红云集团的发展经验,谈到“云烟”为何能够在烟草行业大对大、强对强、快对快的激烈竞争中突围而出、独树一帜,实现从规模到效益、从产品到品牌的全面提升时,红云集团总裁朱绍明有这样一段总结——

  “云烟”的成功是一种精神的成功。从红云集团组建的那一天起,红云人就在人心融合上下足了功夫,用尽了心血。以“和谐、创新、超越”的企业精神,熔铸着红云之魂,将全体员工的思想,统一到了“‘云烟’单品牌年创税利突破100亿元、‘红山茶’单品牌年产销量突破100万箱”的“双百”目标和集团要争取在“中国卷烟工业十多个大企业、十多个大品牌、中式卷烟代表品牌”中占有一席之地的“三个一席之地”战略之上,形成了强大的合力,也才会有今天,“云烟”单一品牌年产量突破100万箱,“云烟”单一品牌年创税利突破100亿元大关目标的顺利实现,尤其是“云烟”单一品牌产量突破100万箱,应该说是两年前我们想都不敢想的目标,在全体红云人的共同努力下,成为了今天的现实。

  “云烟”的成功是一支团队的成功。红云不仅有着一个团结协作、高效务实的领导班子,更有一支拼搏进取、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职工队伍。领导班子的团结奉献带出了职工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带出了良好的干群关系,带出了和谐的氛围,带出了高效的管理。

  “云烟”的成功是体制创新的成功。作为中国烟草行业第一家实现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改革的试点单位,红云集团没有更多的经验可供借鉴,但也正是这种先行者的身份,让红云在探索现代企业制度的道路上有了更多的优势。经过两年的摸索与实践,红云集团已经形成了与自身特点相适应的管理与运营模式,制定了十八项基本管理制度和100多个实施细则,理顺了工作关系与流程,规范了集团的正常运行,为行业进一步深化改革积累了许多有价值的经验。而创新,其实也是“云烟”历经五十年风雨而更加迷人璀璨的灵魂所在。

  “云烟”的成功是构建和谐、科学发展的成功。如果没有国家烟草专卖局正确领导,如果没有云南省委、省政府以及昆明、曲靖等地党委政府的鼎力支持,就不可能有红云集团的顺利组建与健康发展。各级党委、政府为红云集团营造的良好的和谐氛围,成为红云集团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欣逢盛世,政通人和,“云烟”怎么可能不发展?红云集团怎么可能不壮大?

  志存高远  续写光荣

  弹指一挥间,“云烟”已经走过了无数辉煌。半个世纪以来,“云烟”和云南卷烟工业一起历经了创业的艰难岁月,把握了改革开放的绝佳机遇,铸就了“十五”期间的光辉业绩,又在新的历史时期赢来了崭新的发展局面。

  实现“双百”之后,“云烟”又该去向何方?这应该是所有关心、爱护“云烟”品牌和红云集团的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

  云烟近50年的辉煌成就和积淀,使其具备了厚重的文化底蕴和源自消费者层面的良好口碑。这是“云烟”赖以发展壮大的基石,更是红云人扛在肩头沉甸甸的责任。下一步,红云集团将紧紧围绕国家烟草专卖局姜成康局长提出的“增强竞争优势,体现特色水平,全面提高素质”的要求,追求云烟“含金量”的提升。“云烟”将不再把规模的增长放在首位,而是要追求品牌结构与核心价值的不断提升,把功夫放在做“精”上。

  2010年,代表国内一流、国际先进水平的红云集团昆明卷烟厂易地技改工程按预定日期将竣工投入使用,这将为“云烟”品质与价值的长远提升奠定极为有利的硬件基础。红云集团将力争通过3年左右的努力,把“云烟”打造为美誉度高、竞争力强、盈利能力好、年产销规模过150万箱的中国中高档卷烟代表品牌。

  风雨同行,凝聚时光神韵;岁月流金,铸就巍巍丰碑。辉煌和荣誉已成过去,通往未来的道路还在我们脚下,一代又一代红云人必将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爱护“云烟”,用全部的心血和汗水去浇灌这朵出自彩云之南的五彩“祥云”, 竭尽全力保持“云烟”旺盛的生命力和持久的竞争力,去铸造一个真正的百年品牌,去成就中国民族卷烟工业的又一个骄傲,去续写新时代新的光荣与梦想。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