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2月2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云南省供销社拓展为农服务领域推出新举措
“四进村、五个有”形成多赢格局


  本报讯  近年来,云南省供销合作社着力在拓展为农服务领域上下功夫,根据云南省农村和供销社行业实际,提出了“四进村、五个有”战略,即便民超市进村、信息服务进村、市场知识培训进村、行业管理服务进村;有一个综合服务社、有一个专业合作社、有一个专业协会、有一批农民经纪人、有一个集贸市场。目前,该战略已初见成效,形成了党委政府得民心、供销行业得发展、农民群众得实惠的良好格局。

  “四进村、五个有”是近年来云南省供销合作社在大力发展“两社一会”的基础上,进行配套系统建设、供销社基层组织建设和拓展为农服务领域的一项新举措。该项工作按照“政府引导、行业推动、市场化运作、企业化发展”的模式进行发展,在实施中采用点面结合、多元化、多层次推动的方式,重点是盘活基层社资产,重组和改造原有店和销售网点,引入个体户加盟等方式。

  目前,“四进村”战略已在多方面取得实效。在便民超市进村方面,近年发展了9000多个综合服务社(其中小超市达4500多个)覆盖了80%村,形成了县级配送中心为龙头,村级销售网点为终端的现代农村流通服务网络。在信息服务进村方面,云南省供销社同新华社云南分社、云南移动公司合作开办了“农信通”免费信息平台,向广大农民发布农村农业政策、农产品供求、农资价格等免费信息服务。云南省供销社投资150万元建设了“云南省农资农产品流通网”,为全省农民提供信息服务。在市场知识培训进村方面,云南省社采取由省州(市)供销社集中培训骨干,由基层社和骨干进村实行专业培训。3年来,共培训11.4万人次,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和人才支撑。在行业管理服务进村方面,针对农村伪劣日用百货和假农资、假农药泛滥的情况,供销社实行打假护农活动,每年都配合有关部门进行市场清理整顿工作,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净化农村市场,并要求供销社企业严把进货质量关,确保商品质量,保证供销行业无假农资、假商品,树立了行业形象和政府形象。

  云南供销合作社发展“五个有”已初具规模。据统计,云南全省发展综合服务社和便民店9000多个;发展专业合作社1100多个,入社农户10.47万户,涵盖了蔬菜、茶叶、干鲜水果、畜牧业、玉石加工、流通购销等行业,助农增收2亿多元;发展协会273个,入会农户8.5万户,服务带动农户230.2万户,助农增收7.35亿元;3年累计培训11.4万人,其中颁发证书的6972人,大批农产品流通经纪人活跃在农村流通的各个领域,成为农村流通新的骨干力量;建设市场247个,其中乡村市场226个,年成交额达150.63亿元。

  “四进村、五个有”在促进新农村建设中也发挥了积极作用,不仅极大地方便了农民群众、推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打下了现代农村流通网络建设的基础、探索出建立村级社会化服务的路子,也增强了供销社实力、扩大了供销社队伍、树立了供销社在“三农”中的新形象。            (饶 永)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