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河南省淅川联社把小额信贷投放作为农民脱贫致富的“抓手”,强力组织实施,取得明显成效。截至10月底,淅川联社已投放到户小额信贷资金812万元,占应投放额度的146.16%,投放额度居全省首位,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省扶贫办关于2007年度扶贫到户小额贷款投放进度情况的通报》,对淅川扶贫工作给予通报表彰。
该县农信社把帮助贫困人口脱贫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充分发挥扶贫小额贴息贷款作用,采用“特色经济+小额贷款+政府引导”的模式,帮助农民脱贫致富。首先,广泛宣传,使农户走出认识的误区。联社组织信贷人员深入乡村重点讲解小额贴息贷款的政策和原则,规范和统一乡镇村干部的宣传口径,使广大农户真正意识到小额贴息贷款与信用社其他贷款一样有借有还。其次,合理选择,确定扶持对象。淅川县扶贫办、财政局、信用社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全县15个乡镇、30个贫困村中建档立卡的贫困农户中确定具有劳动致富能力的贫困户进行扶持,扶贫项目重点围绕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选择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短平快项目,尤其是重点扶持养猪项目,信用社信贷人员直接参与项目的审查和立项工作。其三,建立农户经济档案,严防贷款形成风险。为确保小额贷款能“贷得放心,收得可靠”,信用社按照有关规定对小额贷款采取五户联保、担保方式,同时信用社制定信贷员包放、包收责任制,并与工资挂钩,以确保信贷资金到期收回。其四,做好贷后跟踪服务,确保小额贴息贷款及时到户并做到专款专用。联社对贷款户从信息、技术、管理等方面,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系列化服务。
淅川联社扶贫贴息小额信贷支持贫困农民增收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淅川联社已投放到户小额信贷资金812万元,这些贷款主要用于支持农户发展种养殖业、种植经济林及名贵中药材、烟叶和大棚蔬菜种植等,新增大牲口猪4000头、牛1300头,种植经济林和中药材2000余亩,扩大烟叶种植面积3000余亩,种植辣椒600亩,发展袋料香菇30万袋。农业特色产业已成为全县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农民依靠特色产业年人均获收1200元以上。(建平 尔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