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2月2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农信社改革系列谈之新农村建设与金融支持
以客户为中心创新产品和服务

肖四如

  在县域经济、农村地区、城乡结合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存在大量金融需求,对农村金融机构而言,这是业务发展的巨大机会。金融机构必须针对性地提供产品和服务,才能实现既满足需求、又促进自身发展的目标。

  江西省农村信用社在新农村建设中,总结了100多个产品和服务创新的案例。但离“随需而变”的创新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归纳各地实践经验,学习借鉴现代金融创新的规律,关键要把握好以下环节。

  首先是要识别有效需求。即在各种金融需求中,农村信用社要识别哪些是资金运用有效益、产生未来现金流可以弥补全部投入的项目,给予信贷支持。金融学中有一个方法,即净现值方法。讲的是任何经济项目,都有投入和产出,通过一定折现率对不同时间的现金流折现到当期,产出与投入相抵是否有净现值。净现值大于零,项目可行。

  折现率取何值?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一般投资者取自己期望的项目收益率(投资回报率),而金融机构可以取贷款利率作为最低标准进行判断。这就是对项目的第一还款来源要进行分析。只有那些有还款来源的项目,才构成信贷扶持的机会。

  针对客户需求,研究信贷投入机会,要求农村信用社彻底转变经营思路,真正把贷款当作产品来营销,而不是当作权力来行使。

  其次,要分析内在风险。要分析项目的风险在哪里、发生的可能性多大。一个工业项目有原材料供应风险、产品市场风险、技术风险、生产风险和管理者风险。

  对金融机构有信用风险、道德风险、信息不对称的风险和法律风险。要一一作出分析。紧扣影响企业第一还款来源即未来现金流的因素,作出分析判断。对那些项目收益与风险比较处于严重不对称,即收益率不高,而又风险较大的项目予以排除。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