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07年12月18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贵州湄潭推进茶叶机械化示范工程

任家贵

  湄潭,素有“烟县、酒乡、茶城、粮仓”的美誉,是久负盛名的“黔北小江南”,正在崛起的中国绿色生态茶乡。曾先后被国务院及有关部委授予“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全国商品粮油生产基地县”、“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县”、“全国优质烤烟基地县”、“全国瘦肉型商品猪生产基地县”、“全国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示范县”等殊誉。

  作为贵州最大的茶叶生产县之一,湄潭翠芽、湄江翠片、遵义毛峰、碧螺春、毛尖茶、贵州银芽、兰馨鹤舌等湄潭品牌茶叶畅销全国。以“湄潭翠芽”为代表的名优茶连续多年在全国的茶叶评比中23次获得金奖和特等奖,17家茶叶加工企业获得QS论证,并分别获得“中国茶叶产业政府贡献奖”和“全国三绿工程示范基地县”称号,现有茶叶规模加工企业30余家,茶叶加工点240余处,茶叶专业村20多个,茶青交易市场10多个。湄潭西南茶城被国家农业部定为全国茶叶定点交易市场,已成为贵州最大的茶叶交易中心。目前,有优质茶园达12.5万亩,年产量5200多吨,实现产值2亿多元。当前,湄潭县委、县政府正积极响应遵义市委、市政府打造黔北“百万亩茶海”的发展战略,制定了新的茶叶产业发展规划,出台了加快茶叶产业发展的决定,明确了今后的目标,计划到2010年建成无公害茶园30万亩。

  随着茶叶产业逐步发展,茶叶生产对工人的需求和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矛盾十分突出,手工采摘和加工将不能适应茶叶产业化的发展,为了积极推进茶叶生产加工机械化,确保茶叶产品清洁化,湄潭县采取措施推进茶叶机械化示范工程。首先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湄潭县近年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劳动力资源不足带来茶园管理水平低下,中低档茶叶资源严重浪费等实际问题和困难,认识到只有实现茶叶生产加工机械化,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茶农收入;其次是调查研究,科学规划。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规划湄江核桃坝村、金花村、永兴桥村、兴隆庙塘村等进行茶叶机械化修剪、采摘示范茶园面积达2500多亩,以重点扶持自动化茶叶加工龙头企业,打造一套全自动流水生产线,实现茶叶加工一条龙生产,实现比人工制茶提高效率40倍,降低成本20%;再次是集中资金,重点投放。2007年共投入资金873900元,购置茶叶机具65台,涉及茶农65户。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还捆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28010元,茶叶机械化专项资金50000元,对修剪机、采茶机进行累加补贴,充分调动茶农机械化,生产积极性。总之,在机械加工方面,标准化、自动化、清洁化生产提高了茶叶品质,减轻了劳动强度,保障了茶叶产品卫生安全。

  以树立“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生产力、建设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的发展理念,湄潭紧紧依托生态资源优势,一幅“山水园林城市、中国西部茶乡”的远景正在凸现。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