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若峰,男,79岁,汉族,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
牛若峰同志是我国著名农业经济学家,从事农业经济研究已近50年,享有政府特贴。他在农村改革的理论与政策研究中贡献卓越,特别是在农村组织制度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等领域进行了开拓性、基础性研究,受到业界的广泛认同和高度评价。
牛若峰研究员较早地指出,农户家庭经营的经营方式创新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解决我国农业生产经营问题,它是只进行了一半的改革;新型农民合作经济(包括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同于我国合作化历史中出现的集体经济,新型合作经济是有生命力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发展潜力更大。这是一个绕不过去的体制改革问题,早解决、早主动。农民有了合作才能具有一种常态利益聚合、表达的渠道和机制,才能联合自助发展合作经济,进入现代大市场,才能增强农民群体的交往谈判能力,发挥社会制衡作用,有效地参与乡村的协同治理。他主张政府应将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支持作为一项公共政策对待。
近10年,他致力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研究,取得丰硕成果。1995年12月,他曾向农业部提交研究报告,指出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必然产物”。由他主持完成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方式和运行机制”获农业部1999年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