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07年12月1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氮肥企业应学会多元化经营


  在日前召开的山东省化肥技术交流会上,有专家说,只产化肥的企业远没有多元化的肥企日子好过。这话切中要害。

  多年来,氮肥企业的工作重心是支农,精力主要用在了化肥产、销和农化服务上,即使上了联醇装置也被当作副业。眼下,国内氮肥企业的产能差不多都达到了中氮以上的规模,每家年需煤炭几十万吨,而且大多烧山西晋城的无烟煤,山东、江苏的无烟煤到厂价已经达到800元/吨,而当地的其他煤种只有三四百元一吨。由于没有成熟的造气炉,氮肥企业就是降不下这每吨几百元的煤价成本。虽然国产灰熔聚炉、航天炉等开始在一些企业试点运行,但因炉压和长周期运行等问题没有解决,新型造气炉还不能很快装备到氮肥企业。因此,能为氮肥企创效益的多元化经营就显得非常重要。

  专家认为,氮肥企业副产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气是上好的无机化工原料。以这3种气体为原料,向下游深加工,可以在能源、新材料、化工等领域开拓出上百个新产品。青岛碱业天柱化肥分公司开发的工业硬脂酸项目和山东诸城市良丰化学有限公司开发的碳酸镁项目等,分别将本企业副产的氢气和二氧化碳用于原料,既解决了气体排放问题,又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开辟出新的效益增长点。

  1997年12月,《京都议定书》开始在160个国家实施,其规定的6种必须要减排的温室气体中,第一个就是二氧化碳。另外还有甲烷、六氟化硫等。二氧化碳回收并不困难,工业级回收有溶剂吸收法、膜分离法等,食品级回收有低、中、高压法和变压吸附法等。二氧化碳除了可生产聚碳酸酯、碳酸丙烯酯等多种化工产品,还可用于食品消毒、碳酸饮料、药品等领域。美国目前有90套大型二氧化碳回收和生产装置,总能力为800万吨/年,是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利用国。欧盟和日本列在其后。而中国对二氧化碳的利用还有不小的差距,许多企业都将宝贵的气体排放到大气中,造成污染。因此,从节能减排的战略角度考虑,应当将二氧化碳回收利用。一氧化碳、氢气同样是上好的化工原料,也应回收利用。(王 元)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