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07年12月1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邓州掀起文化茶馆热

杨万东

  茶馆在邓州有着悠久的历史,去年以来,河南省邓州市全市农村建起300个有琴、棋、书、报、图书、电视、曲艺乐器、球类器械等设施的文化茶馆。“有什么事到茶馆。”邓州的文化茶馆已成为当地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在邓州市龙堰乡歪子村的文化茶馆,村子人在家里如果有不顺心的事,或与左邻右舍发生了矛盾,来这儿可以相互谈一谈,摆摆道理。

  据了解,邓州在清朝以前就有茶馆。解放前,邓州城区有20余家茶馆,主要分布在砖城内、小东关街、花园街、南关街及小西关街。其中开设时间较长规模较大的有小东关的丁家茶馆,花园街的刘家茶馆,南关街的马家、王家茶馆及小西关街的竹林茶馆。农村各乡镇也都有茶馆,主要集中在集镇上。茶馆除客人品茶外,多有曲艺人员在内演出,如三弦书、大调曲、鼓词等。这些茶馆均属个体经营。 

  1955年邓州工商业改造完成以后,城区内的茶馆多数并入新成立的饮食服务公司管理,乡、镇的茶馆并入供销社管理,成为国营服务行业。但这一时期的茶馆数量呈逐渐下降趋势,后来大部分乡、镇也仅有一家供销社开办的国营茶馆。 

  改革开放初期,茶馆业又得到了较快发展,除饮食服务公司或乡、镇供销社的茶馆以外,还有某些单位开办茶馆,由工作人员参与经营,另一种形式是多年开办茶馆有经验的人挂靠某一个单位来经营茶馆。 

  后来,随着非公制经济的发展,公有制性质的茶馆逐渐倒闭或是转变经营模式,个人开办茶馆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 

  文化茶馆呼之而出 

  邓州市有关领导表示:文化茶馆是农民寓教于乐、自发的、自我管理的农村文化阵地,它有极强的生命力,是农村最朴素的娱乐场所,它对于促进乡村文明、传播科技信息、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 

  近年来,邓州市把文化茶馆作为新农村的基础设施之一。2006年,邓州市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重点集镇和村级集镇建设的意见》文件,明确要求乡、村两级集镇必须兴办文化茶馆。为此,邓州市委宣传部、文明办、文化局迅速行动,联合制订下发了《关于在全市规划建设100个文化茶馆的实施方案》文件。2007年,他们又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全市建设200个文化茶馆的实施方案》。 

  据邓州市委书记刘朝瑞介绍,在筹建文化茶馆中,邓州还实施了财政扶持政策,为每个建成的文化茶馆,分别配备了60个烧制印有“文化茶馆”的茶碗、1台VCD、2盘象棋、2盘军棋、6副扑克、1张办公桌等价值500元的物品。 

  邓州市委宣传部长李中龙说:“我们首先选择了基础条件好,顾客较多的老茶馆作为文化茶馆的建设重点。如穰东镇的泰山村、裴营乡的滕楼村、龙堰乡的歪子村、十林镇的宋集村等31个村级集镇的茶馆。我们多次派出宣传文化部门的专业人员,帮助他们进行整体设计、店面美化、装修等工作。” 

  邓州市文化局局长门书华介绍说,文化局发动社会各界及广大群众参与文化茶馆建设,邓州市直各单位为茶馆捐书捐物。各乡镇村对文化茶馆也予以资金和物品上的支持。 

  邓州市副市长阿颖介绍说,除了乡镇给予支持外,邓州市直单位如市图书馆为7个乡镇办的文化茶馆设立了7个流动图书借阅室,送书7000余册次,科技致富信息2000余份,并为陶营乡徐楼村文化茶馆配备了书架桌凳等。邓州市委宣传部为刘集镇厚桥村文化茶馆捐书1000余册。此外,邓州市文化馆集中对文化茶馆的业余演出人员进行了业务辅导,并到刘集镇、十林镇、腰店乡文化茶馆进行文艺演出,演出节目达60余个。邓州市文化局还为文化茶馆编印了《农村新变化》、《文化茶馆侃洗澡》、《邓州新歌》等7个文艺演唱材料,供茶馆演出人员使用。 

  文化茶馆里传致富经 

  据介绍,至今邓州已建成了300个文化茶馆。茶友王庆先介绍说,在文化茶馆内可以看影视节目、可以看小型戏曲演唱、可以下棋、可以打扑克、可以打乒乓球、可以打桌球,还可以玩麻将,想看报纸有报纸,想看图书有图书,想看杂志有杂志,有说有笑其乐融融。 不少农民还在文化茶馆相互交流经济信息。构林镇古村农民宋伟介绍说说:“去年年底,我在文化茶馆,听到该村支书尤国安介绍种杨树能致富的信息后,向文化茶馆借了杨树的有关资料,今年我承包了130亩废弃地,种了杨树。” 

  邓州市腰店村集市近年来越来越繁荣,但是原有的旧街道,已经明显跟不上发展的步伐。最近,如何建设适应长远发展的街道,是村里文化茶馆议论得最热烈的话题了。该村副支书丁全杰介绍说:“俺们村每次要办一件大事儿,都先由群众党员把话题带到文化茶馆里来,让大家做更广泛的议论,然后来这儿的党员再把议论、意见或建议反馈给党支部,党支部根据民意所做的决策,在启动民主程序中,就能得到更多群众的支持了。”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