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性违章是生产过程中的隐患和危险源,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习惯性违章屡禁不止,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把经验当成思考和行动的准则,自我保护、自我控制、自我防范的安全意识和能力比较弱。习惯性违章具有四大特性,正是这四大特性使习惯性违章成为造成事故的主要根源。
顽固性。习惯性违章具有顽固性的特点,只要支配习惯性违章行为的思想、心理不改变;习惯性动作、方式不纠正,习惯性违章行为就会反复出现,一直到责任人受到事故的惩罚。
潜在性。一些习惯性违章行为往往是习惯成自然的结果。例如不落实安全措施、带电作业、工作时不认真进行监护等,凡此种种,不胜枚举。这些习惯性违章的背后,大都存在责任人对自己行为的不安全因素不以为然、麻痹大意等思想,直到出了事故才追悔莫及。
蔓延性。一些员工的不良行为方式,不仅对其本人的安全有影响,同时对周边的员工也有影响。如果这种行为没有引起重视、没有立即禁止,再次遇到类似的情况,其他员工很容易效仿执行。尤其是一些新上岗的员工,不知道习惯性违章带来的后果,看到班上的老工人这样干,自己也就盲目跟着学,极易把一些个人习惯性违章行为变成群体习惯性违章行为。
具有排斥心理。有些习惯性违章的员工,对安全规程根本学不进去也不愿意学更不愿意遵守,在思想上总认为自己的习惯方式“管用”“最好”,安全规程是可有可无的东西。这种排斥心理必然严重妨碍安全规程、安全制度的贯彻执行,危及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