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07年12月6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科技创新造福社会 肥料新品改善生态
——控失复合肥生产技术落户合肥四方集团
吴世标 李建军 干俊

控失复合肥生产技术启动仪式签字现场 吴世标 摄

  2007年12月1日,四方集团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转让控失复合肥生产技术启动仪式隆重举行。这意味着,这种能够改变巢湖流域水体污染的“神奇肥料”正式迈出实验室,走向市场。

  化肥是农业的根本,是粮食的粮食。化肥在粮食的增产作用中占40%以上。但常规方式施用化肥,植物一般只能吸收30%左右,70%都被白白流失,既造成了经济损失,又导致环境污染。依靠科技进步,加强研发和生产,提高化肥利用率,促进生态农业发展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控失复合肥生产技术”研究成果是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农业生产领域研究的一大创新,这项技术落户合肥四方集团不仅是科技造福农业,院企强强联合,四方产学研联盟发展的成功典范,更是院企主动担纲社会责任,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又一例证。

  控失肥被寄予厚望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在十七大安徽代表团向中外媒体开放讨论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发改委主任沈卫国就巢湖污染治理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说:“巢湖污染主要由农村面源污染、工业污染、生活污水污染等造成。安徽共投入100亿元对巢湖污染进行治理。目前,安徽正在引进和鼓励中科院研制的缓控化肥,降低化肥污染。”

  “农民说买不到控失肥,说明农民有需求”。2007年8月31日,安徽省副省长田唯谦率领省直有关部门、合肥市政府负责同志,到肥东县考察调研控失肥大田生产示范情况时要求:“省委省政府把推广控失肥作为控制巢湖面源污染的重要措施,60万吨控失复合肥生产落在合肥四方集团,一定要抓紧时间做好这项工作。”田唯谦指出,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是推进污染减排、加强水污染防治的一项重要任务。“控失肥”技术已为我们今后控制巢湖面源化肥污染提供了一个重要的途径,对此,省委、省政府对控失肥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应用寄予很大期望,有关方面应给予大力宣传和推广。

  控失肥效果明显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经过7年的攻关,研制出的新型肥料——控失肥,通过对天然纳米材料进行物理和生物改性,研制出化肥纳米分子控失剂,利用其离子的交换性能和高吸附性能“捕住”化肥营养元素,再利用生物表面活性剂和壳聚糖等材料“网住”棒晶,达到固定化肥营养元素、减少流失、提高肥料利用率的目的。试验表明,与普通化肥对照相比,控失肥氮素减少60%,挥发减少2-3倍。该产品的推广应用,将有效解决我国现代农业生产中化肥利用率偏低、浪费严重、污染得不到有效控制等一系列问题,而且可以减少化肥施用量、降低生产成本、省工省力、增产增收,并大大减轻其对河流水体的污染,深受农民群众的欢迎。

  为了进一步验证控失肥效果,在省农业部门和科技部门的支持下,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对此进行了多次试验,结果表明,在粮食增产的同时,氮磷减排效果明显。2007年2月安徽省土肥总站、安徽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安徽农业大学和安徽科技学院等单位土壤、肥料和植物氮营养专家对该成果进行了评估和研讨。专家建议,政府部门应加强政策引导,大力推广应用控失肥。在今年举行的安徽省2006年度第二批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县省级验收会上,控失肥被特别强调列为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1月29-30日,在安徽省农技推广总站、安徽省土肥总站和中科院等离子体所联合举办的“2007年控失化肥试验示范总结暨学术研讨会”上,收到12个县市提交的控失化肥实验和示范总结报告,研究单位提交的控失肥控失机理、化肥营养成分控制流失途径等报告,这些报告用详实的数据证明控失化肥具有高肥效、低流失的显著特性,是保证巢湖流域农业生产、降低化肥污染水体风险的重大科研成果。据了解,控失复合肥与现行化肥价格相当,长期施用可逐步减少用量,不增加农民负担,便于推广。

  控失肥落户四方

  四方集团是中国化工百强,安徽省骨干企业,其“红四方”牌肥料产品一直畅销全国,远销非洲和东南亚。近年来该公司紧紧围绕“管理、改革、发展” 三大主题,不断开展挖潜改造,创新管理模式,降本增效,企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公司以企业技术中心为依托,推行技术创新,实施产、学、研一体化战略,与有关院校建立产学研联盟,保证项目的先进性和可靠性。同时紧紧抓住合肥市“科技创新试点市”建设的机遇,大力研发具有竞争力、适销对路、高附加值的产品,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装备进行技术改造,推行清洁生产工艺;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减少资源消耗,实现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

  为促进控失肥生产技术的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巢湖流域水污染的综合治理,本着强强联合的原则,2007年5月31日四方集团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在稻香楼宾馆就控失复合肥生产技术转让签订了意向协议书,2007年12月1日该技术成果正式启动,四方集团将加速推进在建的年产100万吨复合肥(含年产60万吨控失复合肥)生产线,预计2008年上半年建成投产,届时巢湖全流域甚至全国都将用上“红四方”牌控失复合肥。此项目的建设和投产将大大造福农业与农民,为有效降低农业污染、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该项目的启动标志着四方集团拉开了新型控失肥料生产的序幕。作为支农企业,四方集团一直以生态文明和社会文明建设为己任,本次合作是院企联姻、技术成果转化的结晶,项目启动后,四方集团将全面实施该产品的市场推广应用工作,促进产品市场化,进一步提高化肥产品的技术创新力,让控失肥产品早日造福社会。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