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采摘完以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五师八十九团五连棉农朱安锡给自己算了一笔账,除了各项成本费用,今年种植的110亩棉田不但不增收,还要倒挂账14000多元。朱安锡痛心地说,辛辛苦苦忙了一年,还要倒挂账,除了气候的影响外,棉田里生长的几万株小榆树是棉花不能增收的主要原因。
朱安锡在五连算得上是植棉老把式了,植棉多年少有亏损。朱安锡在接受新技术方面也挺快,今年他承包种植棉花110亩,采用的就是超宽膜栽培模式,又是高压滴灌灌溉,很有增产潜力。
朱安锡说:“今年棉花出苗率高,苗齐、苗壮,人人看了都说好,俺也心里偷着乐。想着按去年的收入,今年少说也得往腰包揣上四五万元。今年5月份刮了一场大风,把路边用来防风固沙的榆树林上的榆树种子刮进了棉田。棉田进水以后,榆树种子也开始发芽,当时也没有注意这个事,再说今年雇工的工价又高,想着棉花已经这么高了,小榆树也应该长不起来了。谁知又浇了几次水以后,小榆树一下就窜的比棉花还高,我和家人这才连忙下地把小榆树拔掉。”小榆树真是多啊,两口子早上7点多就下地,晚上10点多才回家,一天才能把一个宽膜上的榆树拔掉。干了20天,才拔完40多亩地的榆树,到后来榆树的根扎的太深,实在是拔不动了,剩下的70亩地的榆树就没有拔。“后来长得比我还要高”,朱安锡说,“今年棉花测产单产360公斤,到头来棉花从地里摘回来实际只有280公斤左右,比测产少了80公斤。今年天气不好是一方面原因,最主要的是棉田里这些自己生长起来的小榆树同棉花争水争肥,使棉花减了产。林管站的同志来了,我还同他们开玩笑说,能不能帮我把棉田里的小榆树当树苗给卖了,棉花减产,小榆树能卖掉也不错啊,110亩地里有两三万株小榆树呢。”
在五连担任副连长的缪忠贵说,他们连有近2000亩地的棉田都不同程度受到小榆树的影响,受其影响的棉农有10多户。
据了解,除了五连以外,该团其它连队也有受到小榆树影响的棉农。(刘世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