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省11月下旬棉花收购价格略有上涨。据湖北省农业厅调查,11月下旬湖北省棉花平均收购价格634.16元/担,较11月中旬的630.71上涨3.45元。其中武穴600元/担,应城748.00元/担,红安644.80元/担,钟祥743.89元/担,鄂州670元/担,松滋 726.60元/担,洪湖630元/担。
△ 金塔棉花助农增收5.1亿。甘肃省产棉大县金塔县,今年全县27.5万亩棉花喜获丰收,皮棉总产量达65.4万担,总收入5.1亿元,全县农民人均来自棉花产业的纯收入达到2244元。
△ 湖南进口棉花重量和品质问题突出。从湖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获悉,2007年1—10月,湖南省共进口棉花32批9131吨,经抽样检验,发现重量和品质所存在的问题十分严重。今年前10个月,湖南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在检验过程中发现品质存在不同程度问题的棉花有16批,这些棉花品质差,品级、长度、细度指标低于合同要求,有些棉包中甚至含有异型纤维。而短重问题更为突出,检验出的“缺斤少两”的棉花有27批共计84.2吨。
△ 平原县棉田农机冬耕忙。棉花是山东平原县农业的主导产业,而平原县则是鲁西北棉花主产区。今年入冬以来,该县组织1500个农机冬耕服务队,推广拔棉柴机械化作业,做到随拔随耕。从农机局机关抽调25名技术骨干下乡、到村、深入冬耕第一线进行技术指导和维修跟踪服务。截至目前,已上阵大型农业机械及深耕犁具8600台(套),完成深耕32万亩,年内42万亩棉田将全部实施冬耕。
△ 太康棉花农业标准示范区通过验收。近日,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对太康县国家级优质棉花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进行检查审核,达到了A级标准,这标志着为期3年的太康县棉花标准化项目顺利通过了验收。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该县建设优质棉生产基地70万亩,标准化种植农户25万户,占全县棉农总数的74%,实现单产皮棉85.7公斤,比前3年增产11%,比非项目区增产11.4%,新增经济效益1.5亿元,项目区人均比3年前增收1500元,促进了棉花产业及其相关产业的标准化生产。
△ 湖北省明年棉花补贴品种推选工作开始。湖北省农业厅日前发出《关于认真做好2008年棉花补贴品种推选工作的通知》,要求各项目县(市)应迅速组织好2008年棉花良补品种推选工作。《通知》规定,符合2007年中标的棉花良补品种、商品棉品种集中展示中表现良好的品种、2007年审定的棉花新品种这三个条件之一者,也可推荐为2008年棉花良种补贴品种。
△ 民勤无加工资格棉花企业自愿关停。近日,甘肃省民勤县棉工商局、发改局、质检局把无加工资格证和“一证多厂”的棉花加工企业负责人召集在一起,通过反复耐心细致的劝说,与会15家企业负责人当场表示愿意自行关停违法收购、加工设备,并自愿写下了决不违法加工棉花的《保证书》。